欧洲时报网 >> 中东欧
民生多艰!华人一半收入被夺走!奥地利税负欧洲第五!

【欧洲时报Karl编译报道】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发布的《工资税负》(Taxing Wages)年度报告,奥地利2024年的税负水平继续位居高位。在对38个成员国的比较中,奥地利以47%的“税负楔”(Steuerkeil)位列第五,仅次于比利时、德国、法国和意大利,远高于OECD平均水平34.9%。这一数据不仅再次引发国内对税收公平与劳动激励机制的讨论,也使奥地利在欧洲整体经济结构中的税收位置备受瞩目。

什么是“税负楔”?

“税负楔”是衡量一个国家劳动税负的重要指标,具体指雇主为一名员工所支付的全部劳动成本与该员工税后净收入之间的差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它反映了国家在工资中的税收与社会保险占比。税负楔越高,意味着国家从雇佣劳动中抽取的税费越重,企业与个人面临的财政压力越大。

在奥地利,2024年一位无子女单身雇员的税负楔为47%,略低于去年的47.2%,但仍远高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34.9%)。这意味着一个普通奥地利雇员所创造的劳动价值中,几乎一半被用于缴纳所得税、社会保险和其他法定扣费,净收入所占比例明显偏低。

欧洲“高税负俱乐部”中的奥地利

奥地利与德国、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一起,构成了所谓的“高税负俱乐部”。这些国家普遍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全民医疗、养老保险、失业救济和家庭津贴等,但这些福利制度也以较高的税收为代价。

在单身雇员方面,比利时的税负楔高达52.6%,居全OECD之首,其次为德国(47.9%)、法国(47.2%)和意大利(47.1%)。相比之下,奥地利略低,但依旧处于前五之列。

值得注意的是,奥地利对于家庭的税收优惠仍不显著。已婚单职工两孩家庭的税负楔为32.7%,比OECD平均值(25.7%)高出约七个百分点,在38国中排名第11,显示奥地利在减轻家庭税负方面的政策效果仍显不足。

而在已婚双职工家庭中,奥地利的税负楔为37.4%,略低于去年40.6%,但仍处于第八位。这表明,即使在双收入模式下,奥地利家庭的税负压力依旧沉重。

与发达经济体的国际对比

奥地利与非欧洲国家相比,其税收模式呈现显著差异。在美国,2024年单身雇员的税负楔为30.1%;日本为32.6%;韩国仅为24.7%;以色列23.9%;而瑞士更是只有22.9%,为OECD中税负楔第五低的国家。

这些国家普遍采纳更低的直接税负比例,并倾向于通过消费税或其他间接税筹集公共财政资金。此外,他们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灵活,以私人保险为辅,与传统欧洲大陆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高税负的双刃剑:社会福利与经济活力之间的平衡

奥地利长期以来实行社会市场经济,依赖强大的福利制度保障民众生活质量,这也是高税负的根本原因之一。国家为全民提供医疗、养老、失业与家庭支持等服务,需要稳定的财政来源。因此,税负高并非完全负面,也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再分配的努力。

然而,问题在于高税负也可能抑制劳动意愿与企业投资热情。中小企业主频频呼吁减税以降低用人成本,而年轻劳动力也在考虑是否“为国家打工”太多。此外,近年来奥地利出现部分高技能劳动力流向税负较轻国家(如瑞士、荷兰或北欧部分国家)的趋势,引发“人才外流”担忧。

税收改革呼声渐高

尽管政府在近年来已对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作出下调,并引入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减负措施,但结构性问题仍未根本缓解。专家建议,应进一步简化税制,强化间接税与环保税等替代机制,同时更有效地控制公共支出,避免福利滥用现象。

奥地利经济研究所(WIFO)经济学家彼得·霍耶尔(Peter Hoyer)指出:“高税负虽可维持福利,但若不与经济增长相匹配,将损害国家竞争力。尤其在通货膨胀与全球化竞争双重压力下,奥地利必须在‘收’与‘支’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寻找“好福利”与“低税负”的平衡之道

在全球税收环境逐渐变化的当下,奥地利的高税负模式是否仍具可持续性,成为政界与学界的共同议题。一方面,维持广泛的社会服务体系符合欧洲大陆传统价值,但另一方面,如何在保障公共福利的同时释放劳动市场活力、提升民众可支配收入,也成为下一阶段财政政策的关键。

随着2024年税负报告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可以预见,奥地利有关税制改革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辩论仍将持续升温。

欧洲时报中东欧版微信公众号:euronews

(编辑:冀果)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