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欧洲
欧媒:中美“降低关税”鼓舞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中美两国政府近日宣布,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高级别贸易磋商后,双方同意暂停贸易战90天,并将部分进口关税大幅下调。此举被广泛视为缓和全球紧张经济局势的重要信号。

英媒:中美同意暂停贸易战90天

据《卫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布会上称此次协议为“中美关系的全面重启”。根据双方协议,自4月初起生效的高额关税将暂时下降115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将由原来的125%降至30%,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则从125%下调至10%。不过,涉及芬太尼相关产品的特别关税及汽车、钢铁、铝等行业的关税将维持不变。

特朗普表示:“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开放中国市场。如果我们能够在那里竞争,那将是美国企业的巨大机遇。”他强调,美方此举旨在推动市场准入,而非简单追求关税收入。他还补充称,美国与欧盟的贸易问题将成为下一阶段关注重点。与此同时,金融市场迅速作出反应。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3.2%,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2.6%,纳斯达克指数则跃升4%。在中国市场方面,人民币汇率创下6个月新高,中国大陆和香港股市均上涨。

BBC援引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话称,这次会谈“富有成效且建设性”,并透露双方均表达出“不希望脱钩”的意愿。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表示,会谈“深入、坦诚”,并指出双方已达成多项共识,包括建立经贸磋商常态化机制。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补充称,协议将有助于减少美国每年1.2万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他强调,这份协议虽非“重大贸易协议”,但对于恢复信任与沟通具有关键意义。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也对协议表示欢迎,并鼓励双方继续维持合作态势。

《卫报》指出,这场贸易战始于特朗普政府今年初将对中国大多数商品的关税提升至145%,随后中国对部分美国产品征收125%报复性关税,贸易摩擦持续数月,严重扰动全球供应链与市场信心。

BBC报道还提及,中国商务部对协议表示欢迎,称“这一成果符合两国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共同利益,也符合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期待”。中国官方媒体也在第一时间积极回应,强调中国立场始终坚持“平等与相互尊重”。

尽管达成临时协议,部分分析人士提醒,此举尚不能解决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的结构性贸易分歧。从经济层面看,市场普遍上调对中国全年经济增长预期。荷兰银行ING的分析师将中国2025年全年GDP增长预测上调至4.7%。布伦特原油价格亦上涨近3%,至每桶65.75美元,美元指数则上涨1.2%。

从中美高层闭门会谈到最终发布联合声明,本轮沟通标志着两国关系在紧张之中出现罕见缓和迹象。BBC引述相关评论指出,“真正重要的,不是是否全面解决了分歧,而是对话得以持续,沟通渠道得以重启”。

胡玉茜编译

奥媒:中美日内瓦会谈取得“重要突破”

奥地利《新闻报》报道,美国白宫和中国官方消息显示,美中双方已在瑞士日内瓦就长期僵持的关税争端达成协议,这标志着两国在经贸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并为缓和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紧张关系开辟了新路径。

根据白宫发布的声明,此次协议的达成是经过多轮高级别磋商后实现的重要成果。尽管协议细节尚未公开,但双方宣布将于周一联合发布正式说明。中国对外广播电视台CGTN称,双方已达成“一项重要共识”。

此次日内瓦会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率团,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等美方高级官员举行深入磋商。双方不仅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还建立了一个稳定的经济与贸易磋商机制,以便就未来双边经济议题展开长期对话。

格里尔在会后称,这是一项“真正的协议”,而贝森特则表示“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方代表何立峰亦强调,双方通过共同努力,实现了建设性的对话并取得重要成果。他表示:“这是迈出的关键第一步,对全球经济将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则对外表示,这将是“一个对世界而言的好消息”。

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受鼓舞

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伊维拉对协议的达成表示“欣喜”。她指出:“这是增强全球贸易信心的重要契机。我鼓励双方继续推进合作,缓解紧张局势,恢复可预见性,并重建对多边贸易体系的信任。”

尽管市场反应尚属温和,投资界普遍对协议达成持审慎乐观态度。North Star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埃里克·库比指出:“这不会引发市场剧烈波动,但有助于稳定投资者情绪。”Aptus资本顾问公司高级分析师戴维·瓦格纳补充道,积极的谈判氛围有望进一步支撑市场回暖。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对协议的实际内容表示观望。TD证券的根纳季·戈德堡提醒说,如果协议缺乏足够的实质内容,市场可能出现失望情绪。Natixis的经济师克里斯托弗·霍奇则强调,尽管极端负面预期已消退,但当前的关税水平仍处于高位,对美国经济增长构成负担。

或成为美中关系转折点

此次协议的达成可能标志着美中经贸关系走出数年来的对抗泥淖。自特朗普政府大幅提高对中国商品关税以来,两国关系持续恶化,美国目前对中国产品加征的平均关税仍高达145%,中国则对美国产品实施125%的报复性关税。这场博弈不仅严重影响了双边贸易,也对全球供应链和新兴市场造成冲击。

美方代表格里尔在会后指出,谈判过程中双方很快找到了共识,“这表明分歧可能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严重。”

中方拓展多元贸易格局

会谈达成协议之际,中国也未放松对外贸易布局的多元化步伐。中国有关媒体在会谈前夕发表评论称,美国若真心希望通过对话解决争端,需正视其高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体系和本国经济所造成的伤害。

与此同时,中国正积极加强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有关人士透露,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正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产品打开更多通道。下周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拉共体论坛(CELAC)上,双方将就原材料、食品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达成新共识。

广顺仁编译

德媒:双方高度评价会谈结果

5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在经贸领域达成重要共识,各自将关税下调115个百分点。德国媒体《明镜》周刊相关报道,现编译如下:

会谈过后,中美双方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将暂停部分关税。根据声明,这一措施将于5月14日前生效。双方还称,将尽快拟定协议中的具体细节。声明称,双方的关税暂停措施将持续90天。美方对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将从145%降至30%,中方对美由125%降至10%。

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周末在瑞士日内瓦表示,双方会谈“开放且具有建设性”。他指出,本次会谈是通过对话解决分歧的重要一步,并为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中方愿将合作的蛋糕做大,推动两国贸易关系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稳定。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对话的开始“是一次彻底的重启”。美方谈判代表贝森特、格里尔也对会谈结果给予高度评价。

亚洲金融市场对来自瑞士的消息反应谨慎积极。中国香港股市行情重要指标恒生指数,在开盘时上涨约1.4%,中国大陆沪深300指数则上涨0.5%。与此同时,日本日经指数、韩国证券交易所KOSPI指数,均在交易日开始时小幅上涨。

因关税争端,中美两国此前的贸易往来几乎停滞。随着4月份关税冲突升级以来,世界前二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恶化,美方大幅增加对华进口商品关税,中方亦进行反制。双方近日在日内瓦的会晤,标志着关税争端迎来了转折。会谈结束后,格里尔称双方迅速达成共识,“表明分歧并不严重”。

中国媒体报道,何立峰还在瑞士日内瓦会见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奥孔乔-伊维拉。会见中,何立峰强调各方均应在世贸组织框架内通过对话解决争端的立场。同时,中国将继续参与世贸组织的改革。

李帅编译

瑞媒:中方加快推进多边合作

据瑞士德语广播电视报道,此次会谈在瑞士联合国代表驻地——日内瓦哥洛涅区的瑞士大使官邸举行。中美代表团自周六起进行密集谈判,持续超过12小时。

美方由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领衔,中方代表团则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带队。

贝森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就一项为期90天的暂停措施达成一致。”会前,美国对部分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高达245%,中方也实施了大规模反制措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通过中国官方媒体表示,双方同意建立一个长期的经贸磋商机制,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他指出,此次日内瓦会谈是推动中美关系走向稳定的重要一步,为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

美方希望缓解国内压力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强调,达成协议将有助于解决美国所面临的“国家紧急状态”问题。此前,特朗普总统曾以与中国1.2万亿美元的巨额贸易逆差为由宣布国家进入“经济紧急状态”。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则在电视访谈中称,此轮关税政策的初衷就是迫使中国产品进口减少。“这是第一步,接下来是要求全球各地对我们封闭的市场重新开放。”

中方加快推进多边合作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进对外多边合作战略。中国外交部一位高级官员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正在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提供更多出口机会。下周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拉共体论坛(CELAC)期间,预计将就原材料、食品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签署多项协议。

尽管市场初步反应相对谨慎,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美中此次“暂时停火”为后续更系统性、结构性的贸易谈判提供了重要契机。未来三个月,全球投资者将密切关注两国是否能借此机会开启新的经贸合作周期。

广顺仁编译

(编辑:法雨)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