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更灵活地融入生活 “创意月饼”走红
发布时间:1759577051021
1759577051021
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
浏览次数:
评论:0
将汉堡塞入月饼模具,压出“汉堡月饼”,上面还印有“中秋”两字……近日,23岁的罗欢和好友在湖南长沙家中制作“创意月饼”。
中新社报道,临近中秋节,中国社交平台上将汉堡、奥利奥、煎饼果子等各种食物做成“月饼”的视频和照片,正越来越多。“90后”胡玲把奥利奥奶酪月饼、杨枝甘露冰皮月饼的制作方法上传网络后,吸引上万网友留言。

近日,湖南江永一家烘焙店上新的文创月饼。(图片来源:中新社)
罗欢说,年轻人不喜欢被动接受“标准化”的节日安排,不愿为过度包装买单,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延续传统文化,“我们不是拒绝传统,而是想让传统以更灵活的方式融入生活。”
正有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追求个性化的月饼口味,但中秋节的“团圆”意义并没有改变。罗欢计划,中秋节和朋友、家人吃自制低糖月饼,再搭配烤串、茶和自家酿制的杨梅酒。
有人把月饼当作盲盒,每一块都包着不同口味;还有人把月饼改造成下午茶点,和咖啡、鸡尾酒甚至烧烤搭配。
商家也推出更多创意月饼。中新社记者在多家商超走访发现,月饼口味已从传统的五仁、豆沙等,拓展至水果、蔬菜等领域,甚至还有臭豆腐、螺蛳粉等特色口味月饼。
湖南江永县一些烘焙作坊,则把上甘棠文昌阁、千家峒牛角、女书元素等当地特色文化、地标融入月饼,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
“我们还结合江永香芋、蜜柚、莲子等特色食材,打造出系列独具江永风味的低糖馅料。通过直播预售,已收到300多套订单。年轻消费者还喜欢米月饼、宫廷月饼,因为口感和造型上都更有创意。”江永一家烘焙店负责人高楼丽说,中国年轻人认为,文化自信不是固守传统,而是让传统在创新中焕发新生。
(编辑:李非)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