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中国财政部、商务部9月30日宣布,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和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城市给予资金补助,政策实施期均为两年。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中国两部门宣布开展两项试点
香港中通社报道,该两项通知分别是:《关于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支持约15个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开展试点,包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及消费带动强、境外旅客多的城市。政策实施期为两年,中央财政将给予资金补助,其中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城补助2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他试点城市每城补助1亿元,资金分两批下达,后续与绩效挂钩。
另外,试点将聚焦提升入境消费便利度。在消费供给方面,围绕IP、数字、绿色、智能、文旅、体育、国潮等主题,支持重点商圈升级,打造多元融合的消费场景,并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品牌。同时,大力发展离境退税,增加退税商店、丰富商品种类、优化服务流程。
中新社报道,据悉,两部门将遴选50个左右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试点主要向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超大特大城市倾斜。
其中包括,支持打造一批首发中心、首发经济集聚区、新品发布平台载体,支持具有引领性的海内外品牌开设高能级首店、旗舰店、概念店,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活动等;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新场景,建设服务消费集聚区,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外贸优品展销中心等消费场景;支持开发IP周边产品,开设主题店、概念店等沉浸式消费空间,支持老字号企业、新消费品牌企业开设新店、旗舰店,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等。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中国央视新闻报道,中国财政部、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围绕“国际化、品质化、便利化”,本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丰富国际化、品质化消费供给。支持改造提升重点商圈,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以及地标性消费项目。培育一批富有时尚引领度和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品牌。大力发展离境退税,支持增加退税商店、丰富退税商品、优化退税服务。二是提升国际化、便利化服务水平。支持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支付服务体系,提升外卡POS机覆盖率,增设外币兑换点。支持完善重点场所多语种标识,增设便利服务设施,投放多语种翻译工具。支持餐饮、住宿、零售等重点商户提供多语种产品及服务清单。联合高校、培训机构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等。
上述负责人表示,本项工作把扩大开放、促进消费作为核心任务,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营造良好消费环境,进一步吸引入境消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一是进一步提振消费。2024年中国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而世界主要国家入境消费占GDP比重在1%到3%之间,入境消费潜力巨大。此次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将通过支持试点城市丰富高品质供给、优化消费环境等,吸引更多入境消费,为提振消费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二是更好满足民众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3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加强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丰富优质供给,创新商旅文体健多元融合消费场景,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增强民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三是推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有利于试点城市对标国际知名城市,广泛聚集全球优质企业和优质商品、服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消费目的地;有利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相互促进。
分析认为,通知把扩大开放、促进消费作为核心任务,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营造良好消费环境,进一步吸引入境消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编辑:李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