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8月份中国核心CPI继续回升 PPI同比降幅收窄

【欧洲时报网】中国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数字看似平淡——CPI同比微降0.4%、环比持平;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9%,环比由降转平,但细察之下,却能窥见中国经济在通缩压力与结构性复苏之间的微妙平衡,亦隐藏着政策发力的初步成效。

中国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

中新社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8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4%。但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

中国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8月份CPI同比由平转降,主要是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叠加当月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所致。

从翘尾看,上年价格变动对8月份CPI同比的翘尾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下拉影响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从新涨价看,8月份CPI环比持平,低于季节性水平约0.3个百分点。二者共同导致CPI同比走低。

分类别看,主要是食品价格较低。8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约1.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鸡蛋、鲜果价格变动均弱于季节性。从同比看,当月食品价格下降4.3%,降幅比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增加约0.51个百分点,高于CPI同比降幅。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中国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服务价格同比涨幅自3月份起逐步扩大,8月份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表示,在去除短期性、超季节性、非趋势性的食品价格影响后,中国CPI同比变化回到正增长区间。相关数据说明,随着政策发力显效,中国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新动能持续壮大。叠加中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推进、对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治理力度加大,中国社会需求持续回暖,物价运行信号更加积极。

PPI环比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

8月份,PPI环比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收窄。

董莉娟认为,8月PPI环比变动的主要特点一是供需关系改善影响部分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价格环比由降转涨,二是输入性因素影响中国石油和部分有色金属行业价格环比回落。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认为,8月PPI环比止跌主要受益于“反内卷”政策推升价格预期以及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带动中国主导的钢铁、煤炭等黑色系价格走高,硅、锂等新兴行业基础原材料价格亦大幅上冲,进而影响部分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价格环比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冯琳表示,受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部分出口占比较大的行业价格继续承压,但随着前期降价压力释放,相关行业价格环比走势出现企稳迹象。其中,8月木材加工、纺织服装行业价格环比止跌持平,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价格环比跌幅收窄。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的输入性影响,8月中国石油和部分有色金属行业价格环比回落,拖累当月PPI环比未能实现回正。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未来PPI或将进入回升周期。

一方面,随着“反内卷”政策持续深入,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经济新动能成长壮大,价格合理回升的基础将不断夯实。

另一方面,得益于出口结构优化升级、全球经济复苏、与非美贸易伙伴经贸合作加深,出口将保持韧性,对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中国物价有望呈现低位温和回升态势

新华社报道,总体来看,“8月份,中国物价运行延续修复态势,表明随着扩大内需、‘反内卷’、发展新动能等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供需关系趋于改善。”温彬说。

展望下一阶段,温彬认为,随着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叠加“反内卷”带动中国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中国物价有望呈现低位温和回升态势。其中,CPI结构上或呈现“食品能源价格下行,核心CPI升温”的特征;PPI或将进入回升周期。

“三季度末与四季度,中国国内物价水平可能会温和回升,PPI降幅或进一步收窄。”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编辑:李朔)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