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中国是蒸汽时代的赢家?

荷兰有一座名为恩克豪森的小城,位于北荷兰省,依偎着港湾,遍布绿意,是荷兰人热衷的度假地。从先天条件来说,恩克豪森简直是荷兰的缩影。这座小城如今的沉静与美,很难让人相信它曾经是荷兰最富庶繁忙的城镇之一,也是17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后来,荷兰“海上马车夫”荣光不再,恩克豪森也不复辉煌。当然,即使“海上马车夫”依旧驰骋,恩克豪森也很难保持自己地位,毕竟蒸汽时代和帆船时代是不一样的。

图为《港口城市与解锁世界:一部新的蒸汽时代全球史》中文版书影。(图片来源:译林出版社)

学者约翰·达尔文在《港口城市与解锁世界:一部新的蒸汽时代全球史》一书中,铺陈了蒸汽动力产生前后的世界主要港口城市兴衰。从新奥尔良到蒙特利尔,从孟买到新加坡,从加尔各答到上海,作者通过一个个历史案例,诠释了全球化现代世界的形成。

蒸汽动力无疑重塑了城市和海洋,继而改变世界。它大幅提高了陆路和水路运输的便捷性,开创了复杂的资源消耗型世界工业体系,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产方式。但与此同时,欧美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球肆意扩张,造就了今日世界。

在约翰·达尔文看来,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并非独一无二,而是一系列全球化中最新的一次,人们可以通过对早期全球化的了解,更好地理解全球化的独特之处。他认为全球化是累积的,但是也会受到危机和倒退的影响,全球化也并非狭隘的经济现象,而是技术、商业、文化、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环境变化的结合,因为人们在全球化中交换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有金钱、人、思想、信息和消费习惯——以及生物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正是通过它们的复杂互动,每一次全球化的“特质”才得以形成。

在这个复杂过程中,港口城市是全球化的各种动因与当地社会相遇的地方,人们可以在港口城市近距离看到接受、适应和抵制变化的模式,内陆地区被纳入港口城市网络的条件,以及它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塑其新兴腹地的文化和政治。

约翰·达尔文认为,19世纪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其间,世界上的海岸和港口从排斥和封闭中解脱出来;广阔的大陆腹地摆脱了因陆路运输成本而造成的与世隔绝。”

书中写道:“1830年至1930年间,世界被蒸汽重塑。中国、印度、欧洲和美洲的世界经济体通过海路和铁路(以及越来越多的电缆)连接在一起,人员、货物、思想和金钱以的规模和频率流动。这种影响不只是让人们更容易、更便宜地到达世界各地。蒸汽动力还带来世界历史上的商业、技术和军事力量的高度集中。在1830年之后的19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蒸汽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新能量来源主要局限于欧洲和美国,即新兴的‘西方’。因此,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蒸汽动力的拥有者似乎可以对全球进行重新排序。他们塑造了新的铁网以使自己的控制成为现实:移民、商业和统治的帝国;运送货物、移民和邮件的汽船船队;为了占领和贸易而撬开更遥远内陆的铁路线。在这个将世界重塑为欧洲外围的驱动器的铰链处,有几十座港口城市,有些是新建的,有些是经过彻底改造的,以满足新主人的需求。”

当然,进入大航海时代后,沿海城市作为门户的地位愈发突出,这是因为水运比陆运更便宜。书中写道:“港口城市的建立,可能是为了推进宏伟的帝国计划(公元前331年建立的亚历山大城),也可能是作为商人和渔民的避难所(威尼斯的起源)。场地始终至关重要。常年的淡水来源至关重要。另外几个明显的要求是,海岸附近有深度适中且平静的水域,以及躲避最恶劣风暴的庇护处:因此,拥有上游通道的河口很有吸引力。在世界的大部分地方,防御来自海洋或内陆侵略者的攻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离公海太近,就会面临海盗或对手打了就跑式袭击的风险。两边都有高地保护的海湾状环境,经常是受到青睐的(里斯本就是典型的例子)。”

港口城市并非永恒,港口淤塞、地震或海啸等自然灾害、人为因素(如暴乱)、贸易变化(如当地资源枯竭)等,都可能让港口走向衰落。技术进步也是许多港口的敌人,比如开头提到的恩克豪森,就很难在蒸汽轮船时代有所作为,因为吃水更深的大船需要更多回旋空间。

蒸汽船还需要廉价的煤炭,这就构建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地质学家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煤田,带动了殖民扩张,帝国政府、商人和冒险家们共同创建了全球的煤炭网络,并缔造出一些新的港口城市。

同时,蒸汽时代也推动着商业体系前行,因为轮船越来越大,航程越来越远,投资也需要不断加码,这就催生了越来越多的股份公司,也带动了金融行业的发展。

在蒸汽时代,出于商业或军事目的的“制海权”是世界强国的关键。约翰·达尔文写道:“亚洲、非洲、澳大拉西亚和美洲的港口城市是从欧洲流出的资金、制成品、思想和人员以及物质力量的入口,欧洲通过它获取贡品、原材料、利润和租金的‘收益’。”一种新的全球化就这样诞生,即使存在暗面,但它仍然铸就了今日的一切。(叶克飞/文)


注:书评文章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编辑:李璟桐)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