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戴胜、殷朗瑄、广顺仁、毛彦苏编译】如今,万里长城越来越便于“翻越”了——中国正努力敞开大门,吸引游客,充实其财政收入。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问题,而是在全球化不断衰退的当下,中国领导层正努力重塑国家形象,努力将中国塑造成全球“理解与互信”的推动者,以及另一种全球化的核心。
意大利Avvenire网报道,这个亚洲巨人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放宽了签证政策。到7月16日,阿塞拜疆的加入使赴华旅游免签国家总数增至75个,最长可逗留30天。文章援引美联社报道称,这是相较以往规定的又一个大跨步。据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2024年已有超过2000万外国游客在免签情况下入境,占全部外国入境客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是前一年的两倍多。这些数字反映出中国旅游业的复苏态势。
文章指出,取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严格限制后,中国于2023年初重新向游客开放边境,但该年吸引的游客数量仅为1380万,不足2019年3190万国际游客的一半。然而到了2024年,游客数量重回疫情前数字:约有3200万外国游客访问了这个亚洲大国,同比增长78%。其中,上海仍是最受欢迎的目的地,2024年有超过600万国际游客通过该城市入境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游客也依旧展现出强烈的出境旅游意愿,政府方面则计划实现旅游的“进出平衡”。正如中国媒体所报道的那样,2023年全球国际旅游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1.5万亿美元,中国则凭借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再次夺回了全球国际旅游消费支出第一的位置。但在吸引外国游客带来的收入方面,中国仍有很大追赶空间。
那么,哪些国家的游客可以“优先”进入中国呢?2023年12月,中国宣布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马来西亚公民实施免签入境政策。此后,几乎整个欧洲都被逐步纳入这一政策范围。上个月,5个拉美国家和乌兹别克斯坦也获得了免签资格,随后又有4个中东国家也被纳入其中。到本月16日,阿塞拜疆的加入使赴华旅游免签国家总数增至75个。不过,尽管非洲大陆与中国关系较为密切,但尚无任何一个主要非洲国家获得免签入境资格。而在欧洲高收入国家中,除英国外,瑞典是唯一不在30天免签名单中的国家。
英媒:巴西咖啡遭美国课重税 中国成为替代市场
“受中巴两国金砖国家合作关系推动,以及特朗普政府首届任期内贸易格局被打乱的影响,巴西咖啡豆出口正出现新的走向,预计将有更多产品转向中国市场。”美国咖啡产业的独立咨询专家Marc Schonland透露说。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自8月6日起对包括咖啡在内的部分巴西产品征收50%进口关税,此举或将重塑全球咖啡贸易路径。
作为世界最大咖啡生产国,巴西每年向美国出口约800万袋咖啡,价值高达44亿美元。高额关税迫使贸易商寻找替代市场,中国因此被视为“最大潜在赢家”。
美国咖啡行业独立顾问Marc Schonland指出,得益于中巴两国作为金砖国家成员的紧密合作关系,以及特朗普政府上届任期内的贸易扰动,更多巴西咖啡豆或将流向中国。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巴西向中国出口53.8万袋咖啡豆。过去十年,中国咖啡消费年均增长20%,人均消费在近五年内翻番,年轻消费者正成为主力人群。
业内人士预计,除了中国,欧洲市场也将吸收部分巴西咖啡出口,因为欧盟对相关产品并不设限。但由于美国仍为全球最大咖啡消费国,贸易商可能通过墨西哥或巴拿马等“中转国”绕开关税。
AFEX公司副总裁Debajyoti Bhattacharyya直言:“没有强大的可追踪供应链,关税几乎没有意义。”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此举虽旨在施压巴西总统卢拉,但意外间为中国打开了一个全球咖啡贸易重构的窗口。
未来,中国不仅将成为主要消费市场,也可能在全球咖啡定价与供应格局中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
奥媒:华南卫生部门采取措施抑制蚊虫疫情
《奥地利报》报道,在中国南方,蚊虫传播的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疫情仍在扩大,引起当地卫生部门与公众的广泛关注。
据广东省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报告超过7,700例感染病例,其中大部分来自佛山市——该市是今年夏季疫情的最初爆发点。除佛山外,省会广州以及周边其他城市也陆续出现零星病例。由于广东气候炎热潮湿,适宜蚊虫繁殖,防控任务面临不小挑战。
为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相关部门展开大规模灭蚊行动,包括在河道、池塘等水域投放以蚊幼虫为食的鱼类。同时,引入了被称为“象蚊”的无害蚊种,其幼虫会吞食其他蚊类幼虫,从而减少基孔肯雅病毒的传播载体。
地方政府还增加了城市卫生巡查频率,对积水点进行清理,并呼吁居民自查自家阳台、花盆和储水容器,消除潜在滋生地。部分社区志愿者加入灭蚊行动,向居民发放驱蚊用品和防护宣传材料。
在社交媒体上,一些防疫举措引发讨论,不少人将其与新冠疫情时期的部分做法相提并论。例如,佛山的药店需要登记购买退烧药或缓解关节疼痛药物顾客的身份信息,此举与当年追踪潜在感染链的方式类似。另有福建省的两个城市要求来自广东的返乡人员进行14天的自我健康观察,以降低跨地区传播风险。
一些民众认为,这种管理模式有助于精准掌握疫情走向,但也有人担心其会给普通生活带来不便。与新冠疫情相比,基孔肯雅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同,不会通过空气或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但其症状在早期与流感相似,因此防控措施仍需保持警惕。
医学专家提醒,当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或商业化疫苗,预防的关键在于控制蚊虫数量与避免被叮咬。公共卫生部门呼吁居民在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袖衣物、使用驱蚊剂,并保持居家环境清洁,减少积水滋生地,以降低感染风险。
英媒:中国私营油企灵活经营开发伊拉克市场
“与中国企业合作比西方公司简单得多,他们以高效执行力和对安全风险的高耐受性著称。”——伊拉克巴士拉石油公司合同负责人阿里•阿卜杜拉米尔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
中国的独立石油公司正加快布局伊拉克,在这个OPEC第二大产油国投资数十亿美元。多位业内高管透露,这些以私营为主的小型企业计划到2030年将伊拉克原油日产量翻倍至50万桶,显著提升中国在当地的能源影响力。在过去,这一市场主要由中国国有巨头主导,如今,这些“小而精”的独立公司通过更具吸引力的利润分成合同、成本优势和灵活管理,获得伊拉克政府的青睐。例如,2023年伊拉克的油气勘探招标中,中国小企业赢得了一半的区块,成为一匹黑马。这类公司由原国企背景的管理者操盘,在项目开发速度上具明显优势:通常两三年即可完成油田开发,相比西方企业动辄五至十年更具时效性。
Geo-Jade总裁戴晓平表示,中国独立企业管理成本远低于西方公司,甚至比国内国企更具竞争力。目前其牵头的联合体正推进南巴士拉项目,计划在2027年前将已闲置的图巴油田日产恢复至4万桶。
随着伊拉克政治稳定和投资环境改善,巴格达也试图通过引入中小型企业来加快实现其2030年将日产原油提高至600万桶以上的目标。新型合同结构、宽松准入门槛与高效执行力使中国公司在伊拉克如鱼得水。然而,这种模式也带来一定代价。
专家指出,部分中国企业过度依赖本国劳动力、对伊拉克员工培训不足,存在透明度及技术标准不足等问题。虽然如TotalEnergies、BP等西方公司正尝试回归,但相比之下,中国独立企业已凭借“快、稳、省”建立起稳固立足点。
西媒:中国“微短剧”发展迅猛成为影视新潮流
在经历了一场创伤性的感情后,女孩决定嫁给遇到的第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恰好是一位急需妻子的百万富翁;一名长期过着贫苦生活的年轻女孩发现自己竟是一个强大家族的继承人,并开始策划复仇;一名贫困的女学生不得不在学校为她那位富有的竞争对手做女仆......这些情节,正是近几个月一些爆款短剧的剧情缩影——秘密、复仇、爱情、狼人和吸血鬼。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情节简单但充满反转、真正的惊喜却不多,制作质量一般,却成为当下影视制作领域的热门潮流。
西班牙《国家报》报道,这种每集时长仅一到两分钟、竖屏播放的短剧,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受众群体。自2020年起,短剧在中国保持高速传播,并在2024年首次实现收入超过电影的里程碑。
《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短剧用户已达5.76亿人。他们的制作成本不容小觑,部分作品的预算已接近一线电影水准。
直到不久前,这种媒体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还被视为新奇事物。事实上,美国短片串流媒体平台Quibi曾在2020年尝试类似的模式,制作时长5至10分钟的剧情、资讯和娱乐节目,便于观众随时在手机上观看。然而,疫情的到来让全球大部分人被迫宅家,这一投入高昂、启用一线演员的项目仅维持了几个月便草草收场,可以说是“生不逢时”。
而在近几个月,短剧开始在中国之外的市场爆发,尤其是在美洲。根据咨询公司Geca发布的Teleformat报告,这已成为近年来拉丁美洲内容产业扩张最快的领域之一。
ReelShort、DramaBox和GoodShort是将中国短剧出口到海外的代表性平台。其中,美国的ReelShort成立仅三年,不仅分销中国原创短剧,还自行制作新作品,多以情节夸张的情感剧为主,风格接近传统午间肥皂剧。据《连线》(Wired)杂志报道,2025年第一季度,这些应用通过周订阅费及单集付费获得近7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300%(数据来自Sensor Tower)。它们的运作模式是先提供部分免费剧集,甚至在YouTube和TikTok上发布,一旦观众上瘾,就需付费或观看广告才能解锁后续内容。
2025年第一季度,这类应用在全球的下载量达3.7亿次,同比激增500%。美国用户贡献了约49%的全球收入,但今年的下载量有一半来自拉丁美洲和东南亚。这也促使拉美影视产业密切关注这一市场。近几个月,拉美地区陆续传出与短剧相关的合作与投资消息——哥伦比亚电视台Caracol Televisión与ReelShort合作制作微短剧,阿根廷公司SDO Entertainment成立专门部门,ReelShort推出首批葡萄牙语短剧进军巴西市场;电视公司TelevisaUnivisión启动了40多部微短剧项目,智利电视频道Canal13计划在下半年推出数部此类剧集;6月,阿根廷上线了首个专注竖屏短剧的本土应用Vyco。ReelShort也已在墨西哥、哥伦比亚、巴西制作原创短剧,并即将在阿根廷开拍。
双重身份、女主爱上隐藏真实身份的富豪、恶毒后妈、性感狼人和吸血鬼,以及穷人意外暴富等,都是这些短剧的常见题材。它们的目标是在几秒钟内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让人无需动脑即可沉浸其中。拍摄周期通常不超过两周,美国制作的成本甚至低于30万美元,团队中不乏刚毕业的电影专业学生。《纽约时报》指出,这种低成本、快节奏的制作模式极易批量产出。
《华尔街日报》报道,早在2023年12月,ReelShort的收入就已达到2200万美元。《纽约时报》还提到,该平台与Quibi有一个明显不同:ReelShort非常清楚自己的核心受众——喜欢肥皂剧的女性。实际上,其用户中近75%是女性。
根据Teleformat报告,2025年上半年被改编次数最多的短剧是《失落千金的回归》,已在巴西和墨西哥推出本土化版本。该剧讲述了女主童年被绑架后失忆,由贫困养父抚养长大,几年后她的生母——一位富有而冷酷的女人——重新出现的故事。
其他热门作品还包括《一见倾心》《命定阿尔法》《我在巴黎遇到的保镖》等。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其艺术水准,这类适合在地铁、公交站,甚至洗手间观看的短剧,已经无疑成为当下最火的全球娱乐趋势之一。
(编辑:冀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