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讯】孙连仲将军是中国抗日战争重要的功勋人物,在他整个抗战历程中有两个日月同辉的高光时刻,其一是中国抗日战争第一次大胜仗台儿庄大捷,另一个是抗战胜利北平受降。本文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理学硕士、英国抗战老战士后人联谊会会员王文禧先生所撰。
孙连仲上将主持北平受降。(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北平受降,二十万民众踊跃观礼。(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北平受降,二十万民众踊跃观礼。(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六爷爷的战地文稿
台儿庄大战,五万活生生的中国军人献出年轻的生命,在血腥战场筑起中华民族血肉长城。
在战斗最惨烈的时候,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上将命令师长池峰城中将:“士兵打完了,你填上去!你填过了,我填上去!”血战14天,一度无比猖狂的日军终于落荒而逃,中国第一次扬眉吐气!
王伯骏(左)和王伯骧(右)摄于北平受降地故宫太和殿。(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我祖父的大哥王伯骧(我的大爷爷)、四弟王伯駧(我的四爷爷)、六弟王伯骅(我的六爷爷),都参加了这次战役——大爷爷在二十七师,四爷爷在三十师,他们分别拒敌于台儿庄两翼。六爷爷在三十一师,始终据守在大战的中心。
北平受降,日军北方面军司令官根本博等人交出军刀。(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前几年疫情期间,在美国的孙鹏万先生在他父亲孙连仲将军生前保存的资料中发现一篇无作者署名的台儿庄大战文稿,记叙了大批青年官兵英勇献身。孙鹏万读着老泪纵横,不顾老眼昏花把那篇文稿一字不漏输入电脑。后来经我父亲辨认,这篇文稿是我六爷爷王伯骅先生的生前手笔。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根本博率参谋长高桥坦等21名代表。(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10日,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上将在北平故宫太和殿主持第十受降区日军投降仪式,是中国战区(含越南北部)16个受降区中唯一的露天受降仪式,太和殿广场二十万北平民众踊跃观礼。昔日自以为不可一世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头目22人经由观礼民众眼底,如过街老鼠般入场,列于阶前,其华北方面军中将司令根本博签字,依次呈献21把军刀。
2022年5月17日,孙连仲之子孙鹏万向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捐赠珍贵文物史料1550余件,为中国近代史及抗战史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图为孙连仲相关的图片史料。(图片来源:中新社)
孙鹏万曾经来信叙述,当太和殿广场二十万民众见孙连仲将军出现在太和殿时,霎时欢声雷动。在这振奋人心的时刻,孙连仲将军突然想起英勇牺牲的无数青年官兵,热泪夺眶而出,他迅速退回后殿,稳定情绪后才重新稳步出场。
我的大爷爷王伯骧将军一直不忍回忆成片部众阵亡的惨痛往事。
大爷爷时任第十一战区中将高参兼善后救济总署主任,我爷爷王伯骏时任第十一战区长官部少将医师兼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的私人医师。他们俩位出席了受降仪式并目睹了当时的盛况。受降仪式后在太和殿合影,为北平受降这一神圣时刻留下永恒纪念。此后,我爷爷接手日军医院,改建为河北省立医院,他出任首任院长。
2022年5月17日,孙连仲之子孙鹏万向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捐赠珍贵文物史料1550余件,为中国近代史及抗战史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图为孙连仲所获得的荣誉勋章。(图片来源:中新社)
爷爷生前经常回忆北平受降说,在孙连仲将军1.8米的高大身影映衬下,根本博等日军投降军官更显得猥琐不堪。
北平,全面抗战爆发之地。当年我大爷爷和四爷爷、六爷爷在孙连仲将军麾下,是驰援卢沟桥长驱进入华北的第一批中国军人。他们从北平琉璃河的华北会战开始,纵横数千里,历经八年抗战。抗战胜利后,我大爷爷和我爷爷随孙连仲将军又回到北平接受华北日军投降。
孙连仲将军的抗战生涯,可谓从北平开始,以北平受降宣告胜利结束。
(编辑:李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