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近日在上海举办,本次大会汇聚全球顶尖智慧,展示前沿技术,探讨治理之道。

7月26日至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及相关展览在上海举办。这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盛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汇聚全球顶尖智慧,展示前沿技术,探讨治理之道。图为7月28日,参观者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现场中国南方电网展区拍摄“悟空”带电作业机器人。(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自新华社)

7月29日,人形机器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现场进行格斗动作展示。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3000余项前沿展品集中亮相,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其中100余款重磅新品“全球首发”“中国首秀”,规模创历届之最。

“过去谈AI是‘未来时’,现在是‘进行时’。”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介绍,上海已成立中国首个专业化语料运营平台,成品语料超1800TB。在构建全链开源生态方面,累计开放4200亿Token文本和1TB视频图文数据,进一步降低人工智能创业门槛。图为人形机器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现场为参观者提供饮品。

在今年大会上,200余个初创项目直面百家投资机构,算力、语料等功能性子基金精准“输血”,形成“实验室—孵化器—产业链”的全周期支持。图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现场,参观者在观赏一款可用于零售、工业等多种场景的机器人。

一批“95后”“00后”科研新锐开始崭露头角,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大会还特别设立了“科学之问、数学之问、模型之问”三大前沿议题,为年轻人提供更大的创新对话平台,研讨生命科学、新AI架构、AI与数学融合等前沿问题。图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由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与的“青蓝对话”活动现场。

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位嘉宾参加,包括12位图灵奖、诺贝尔奖等国际顶尖奖项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以及200多位产业大咖。图为参观者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现场和一款机器狗互动。值得关注的是,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大会还发表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