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秀儿的面,老覃的蜜

【欧洲时报马林图文报道】四川达州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一个高德地图上找起来比较费劲的地方。一夜有点小吵,听着像房子漏雨的声音。本来就失眠,有动静就睡得更浅了。早晨起来打开窗帘,原来窗外是一条河。河水流淌还比较急,对面是山,把水声拢住,对有的人扰梦,对有的人助眠。

四川达州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

睡不着,又没到酒店早餐时间,遂一个人在小街上走走,有点雨丝但不用打伞。这条街有一里地长,两边是二三层楼,钢筋水泥,但仿土家族风,看上去还和谐。每一户一层都是铺面房,二三层住人。小生意多是小吃、杂货、电器维修什么的。主街后面还有一条小街,新盖的房子就很多空置的了。街上没什么人,这里不用起早,店铺也大都没开,只有早点铺开了,老人习惯早上在外面吃碗面过早。这日子是真够安静的。

昨晚的土家族民俗表演,演员得有50人,都是当地居民,老太太、大妈和小媳妇都有。热热闹闹。观众不到200人,花枝招展的群演老太太说:“今晚人真多啊。”200人就算多的了。山区乡里,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秀儿早餐店。

路边看到一家秀儿早餐,一个食客还没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蹲蹶在店门口收拾着什么,应该就是秀儿。

我走进店,看了看招牌,都是惯常的粉面,有一种吃食叫格格,羊肉格格和肥肠格格。我问秀儿,啥是格格?秀儿一指蒸锅,格格原来就是粉蒸小笼,粉蒸超小笼,茶碗那么大。

转了转——一个面铺也不知有啥可转的,返身准备回酒店吃早餐。秀儿有点儿失望,让我看出来了。我一想,那就在这儿吃吧。我点了一碗杂酱面,又加了一勺煮得烂烂的豌豆,嘱咐她,面煮软一点儿。

杂酱面。

杂酱应该是郫县豆瓣酱炒的肉沫,红红的,汪汪的,撒上香葱和香菜,卖相不错。挑上一箸,热气腾腾,入口香醇,但谈不到惊艳,一碗面要什么惊艳,顺口落胃就是最好。

我问她,一天能进2000元么?秀儿说没有,做面馆挣不来这些。过两千的话,一年也就那么几天。我诱导着她忆苦思甜:“和乡里搞文旅之前呢?”秀儿乐了:“以前一年也看不到两千。”

这会儿,进来了一家子游客,秀儿忙起来了。

感觉秀儿这辈子无富无贵,安安稳稳。虽然没有走出大巴山,但到山外的高速路通了,说走就走。再说,在山里也不错。

蜂蜜摊。

路过巴中,看到老覃在街头卖蜂蜜。我当时不知道他姓覃,后来才知道的。他们两口子守着七八个蜂箱,打开盖子,蜂蜜的香气沁人心脾,有一种特殊的舒适感,让很多人停下脚步来。二十元一斤,有两斤装、三斤装、五斤装的瓶子,一会儿工夫就有三四个买主。

我问:“什么蜜?”

他老老实实说:“百花蜜。”

上次遇到一家蜂蜜公司,说自己的蜜是党参花蜜,我根本不信。

我看他也没个电子秤,还用杆秤,秤砣倒是用得熟练。摊子上也没个二维码,买主手机付费给他,他都得捣鼓半天手机。就问他:“你咋不在网上卖?”

“不会。整不来。”他说。

“让孩子帮你嘛。”

他说:“孩子才不管呢。”他老伴插话,他们有两个儿子,都很棒,现在孙子都有两个了。

“在巴中有房?”我问。

“有房。有房。”他说。

“养蜂人不是不置房产么?”

他摇摇头:“那是老黄历喽。还是有房子踏实。”

养儿子,买房子,全靠他的小蜜蜂。辛苦是辛苦,但吃苦对四川人不算什么。何况还有蜂蜜。

我想买点儿,但实在是不好携带,就作罢了。养蜂人也不勉强,拿一纸杯给舀了勺蜜尝尝,真香啊,回味才是甜。蜜真心不错。

我问:“您贵姓?”

他说:“我姓覃,不是秦始皇的秦。”我知道了,覃做姓读qin多是南方少数民族。覃读作tan的多是中原人。

老覃,谢谢你的蜜。

(编辑:柳露)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