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2025年中国各省高考分数线陆续揭晓,两所民办研究型大学首次招生,分数线竟超过许多知名大学。近日,“新型民办大学分数线超985”成为中国网友热议话题。所谓985,即指中国教育界1998年启动的“985工程”,支持39所高校结合国家创新体系进行重点建设,多年来成为中国社会对大学认可度的重要指标。
民办高校引来高分考生
《南方都市报》报道,高考录取工作如火如荼,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录取信息中,部分优质民办大学的表现颇为亮眼。
备受关注的福耀科技大学今年系首届招生,广西公布的结果显示,福耀科技大学最低投档线为616分,超过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等“双一流”名校今年在广西的最低投档分数线。而在江西情况也类似,在物理类中,福耀科技大学最低投档线617分,最低投档排名4400名,高于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
福耀科技大学如此受青睐,让不少人感到意外,但联系到其近年的一系列动作,也在情理之中。比如招生策略,该校首年招生计划此前不断调整,从网传的1000人,到后来的100人,到最终确定为50人。有人说这是一种饥饿营销,无论初衷如何,如此小的招生规模,加上该校“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定位,客观上会产生一种供不应求的效果。
今年5月,福耀科技大学理事长曹德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校将从体制上、机制上对标斯坦福。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王树国在担任该校校长后表示,福耀科技大学将推行本硕博8年制培养,一改过去高校批量化生产的模式,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显然,福耀科技大学不仅是画饼,对于如何办学,他们做好了准备,既有想法,又有充足的资源,能吸引到高分考生也就不奇怪了。
优质民办大学吸引高分考生,不独福耀科技大学一家。同样备受关注的西湖大学,在河南,多名录取考生在685分以上,最低分674,在全省1900位次左右;在重庆,最低录取分669,位次在500位左右。媒体报道提及的另外一个案例是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作为首年本科招生的民办高校,该校在浙江的录取最高分691分(位次430);最低分656分(位次8518)。其最低投档线在浙江省内高校中仅次于浙江大学,达到了985高校中上水平。
期望与审慎并存
香港中通社报道,从学校和招生资料来看,不难发现福耀科技大学和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办学定位都聚焦“小而精”“研究型”,且格外关注学生个体发展。两校的招生规模都很小。福耀科技大学是本硕博8年制培养,打通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之间的壁垒。校长王树国曾表示:“我们从本科生开始,就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来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那种批量生产模式、按一个标准来考核学生的时代过去了。”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则表示,本科生入学即享受院士和资深教授亲自指导、专业学习、贯通式培养等优质教育资源。
就办学资质而言,两所学校可谓筹备充分,众多科研“大咖”的加入赋予学校高起点和认可度。王树国是机器人研究领域专家,曾任985高校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校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
从具体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而言,两所学校都聚焦科技前沿领域。在当下中国社会,两校开设的专业既被普遍认为是前景广阔的科研热门,同时也是就业热门。福耀科技大学首批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今年实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招生,大类招生中所含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方向)、智能制造工程、数理基础科学。
不过,首年招生“开门红”之后,中国社会舆论也对民办新型大学的未来发展展现出一定的审慎态度。例如,红星新闻日前发表评论指:“新型民办高校多走‘小而精’的培养道路,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型发展,其实是民办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招生季一鸣惊人之后,福耀科技大学迎来的挑战其实刚刚开始,能否以质图强,经得起市场的检验,还要用接下来的办学质量说话。”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陈良飞近日撰文《福耀科技大学、东方理工大学为何首战告捷?》,文中写道:“今年(中国)新型研究型大学与传统名校这一战,是‘田忌赛马’的胜利,是心理战,是舆论战,更是情感战。以后每年,大学招生都会更热闹了。”
“报什么大学是我自己决定的”
《钱江晚报》报道,在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招收的首批70名学生里,宁波慈溪中学男生韩冬煦成了关注焦点——高考691分,浙江省内排名430名的他,是今年该校新生中的最高分。这个分数,足以让他选择浙江大学的绝大多数专业。数学竞赛获奖背景,也足以让他参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选拔。但这个高瘦、性格腼腆的男生,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距离家乡不足百公里的这所新建民办本科高校。高分报考一所首次招生的新型大学,等于躬身入局教育改革实验,是一次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人生投资。选择背后,韩冬煦有哪些考量和规划?
韩冬煦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从小学就开始参加数学竞赛,一直坚持到高三,最好战绩是全省数学竞赛二等奖。691分的高考成绩,在慈溪中学也是名列前茅。
但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决心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韩冬煦说,报考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是他自己决定的。这个决定背后有自己的选择,也有阴差阳错的因素。
一开始,韩冬煦想要去冲刺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数学专业,却不小心在报考时点了“服从调剂”。因为担心被调剂到非数学专业,已获得强基计划选拔资格的他主动放弃了考试。
高考出分前几天,韩冬煦终于等到了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今年可以招本科生的通知。这是他从高二就开始持续关注的高校,对师资和办学体制都比较满意。高考后他又数次去校园里和老师们双向沟通。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把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填为了自己的第一志愿。后面的几个志愿则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理科实验班(数学方向),以及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等。
除了没有往年录取分数线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韩冬煦的其余志愿往年录取分数线基本都高于他的分数和位次号,“其他都是乱填的,我想好了要上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在社交媒体上,有报考其他民办本科高校首届本科招生的学生戏称自己是“年轻的赌徒”,赌的是学校的未来发展。
韩冬煦却从没想过自己是在赌。
他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就是做科研,最好是人工智能方向。他认为,既然是走科研这条路,核心竞争力就是自己的科研能力。在将来继续深造时,顶尖高校对申请者的科研能力的看重也会高于本科毕业院校层次。
在韩冬煦看来,自己比录取分数线高近50分报考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并不存在分数的浪费。高考分数主要的价值是对自己此前学习阶段的一个衡量,也为自己增加了选择高校的机会。大学阶段,他优先考虑的是哪个高校能更好帮助自己少走弯路,高效实现科研梦想。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最让我满意的一点是,他们非常专注做科研。”韩冬煦说,比如自己近期已开始暑期科研实践,先学一些Python、算法等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提前感受科研环境,便于他更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
按照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规定,大一新生不分专业,大一的第二学期末可以在数理基础科学、智能制造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韩冬煦已经计划好,开学后就去各个实验室体验不同的科研项目。他很期待能有四年纯粹的科研学习时光,为自己未来直博打好基础。
(编辑:李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