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热闹的外卖大战尚未落下帷幕。在刚过去的周末,不少消费者仍然收到了平台发放的优惠券,但整体力度不及前两个周末。社交平台上,有用户晒出自己周末收到了平台赠送的奶茶兑换券,也有用户晒出了自己的大额优惠券。
外卖大战被叫停 超十地餐协呼吁停止低价“内卷”
北京经济观察网报道,7月19日,洛阳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山东省烹饪协会相继发布倡议书,呼吁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美团三家外卖平台立即停止非理性补贴,转向高质量发展,明确补贴上限与账期保障等。
据统计,过去一周内,已有湖北省、陕西省、云南省以及北京、青岛、大连、大同、重庆、深圳等超10个省市的餐饮行业协会陆续发布相关倡议书,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已经约谈了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实际上,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就针对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过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不过,平台补贴态势仍持续升级,有统计显示,外卖市场将涌入800亿元(人民币,下同)补贴,最高日订单达2.5亿。
外卖平台巨头们“杀”疯了,餐饮商家却陷入两难境地。单杯奶茶利润跌破1元、某些餐品出现负4元“倒贴收益”等现象,导致餐饮商家经营利润被挤占、定价体系被破坏。同时,消费者面临配送延迟等消费体验恶化情况。
据成都《每日经济新闻》7月19日报道,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谈起“将近1.1万个低价订单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涌入门店”,仍心有余悸;近日,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直接喊话,“倒闭的商家会越来越多”;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也坦言,“外卖大战钱赚多了,却一点高兴不起来”。
据上海财联社报道,有餐饮商家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7月份上半月的账单:前半月门店营业额8万,实收4万,扣除食材成本、平台推广费以及人工、水电房租等开支后,盈余仅3500元。
另外,中小餐饮商家在订单波动中承受着运营压力。有商家表示,为了应对周末平台大战带来的订单高峰,店铺额外请了两名员工,增加了人力成本,而难以预测的活动也扰乱了正常的备货节奏。
早在7月15日,中国烹饪协会曾发文称,平台高额补贴导致外卖价格低于堂食,大量消费者转向线上,挤压了堂食空间,餐饮企业陷入“有订单无利润”甚至“赔本赚吆喝”的困境,经营压力持续加大。
而在几家平台被市场监管局约谈后,7月19日周六,有不少消费者发现,外卖大战有所降温,此前平台最显眼的“0元购”广告栏提醒已经取消,但各家平台仍能领到大额优惠券。
外卖大战下的内卷危机 中国市场竞争之痛
香港中通社报道,近年来,“内卷”一词在中国内地社会广泛流传,尤其在2025年外卖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这一现象被推向高潮。从美团、饿了么到京东外卖,三大巨头的补贴大战不仅重塑了市场格局,更引发监管部门多次约谈,试图遏制这场“内卷式”恶性竞争。
这场“外卖三国杀”在7月初达到高潮。美团单日订单突破1.2亿,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超2亿,京东外卖日订单达2500万。然而,这些数字背后是平台的巨额烧钱与商家的利润承压。例如,据报福建厦门一家茶饮店因“0元购”活动导致“爆单”,消费者点单后爽约致饮品浪费,商家无奈弃置过夜产品。这种低价竞争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还引发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
三大平台对“内卷”的态度也引人注目。美团CEO王兴多次公开反对低质低价竞争,强调“补贴买不来忠诚度,但体验可以”。京东则否认参与恶性补贴,专注于降低佣金与提升骑手福利。淘宝闪购则表示其促销为常规营销,否认“内卷”行为。然而,市场数据显示,补贴大战短期内推高订单量,却导致商家利润缩水、骑手配送压力剧增,甚至出现平台系统宕机,暴露出“内卷”对行业生态的破坏。
分析认为,外卖行业的“内卷”并非孤立现象,而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市场竞争加剧的缩影。首先,市场饱和是重要诱因。美团与饿了么长期垄断超90%的外卖市场,新进入者如京东外卖只能通过激进补贴打破壁垒。其次,资本驱动加剧竞争。京东豪掷200亿现金,淘宝闪购背靠阿里电商生态,美团则依赖其强大配送网络与商家资源,资本的过度介入导致竞争从品质转向价格。最后,消费者对低价的敏感度也推波助澜,“0元购”与大额红包短期内刺激消费,却难以培养长期忠诚度。
此外,“内卷”还反映了行业发展阶段的转型阵痛。中国外卖行业已从早期的高速扩张进入成熟期,增量空间受限,平台转而争夺存量市场。瑞银报告指出,监管行动或推动行业向规范化竞争转型,短期内减弱竞争强度,各平台未来将采取更注重回报的策略,长期则可能带来行业整合。
(编辑:李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