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70城房价同比跌幅收窄 “好房子”成市场重要支撑

【欧洲时报网】7月15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但同比降幅整体继续收窄。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当前市场正处于“止跌回稳”的复杂筑底阶段,过程虽长,趋势未变。从同比视角看,70城新房及二手房价格同比跌幅均持续收窄,触底态势日益清晰。

房价环比仍下降

《中国经营报》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中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跌幅由5月的-0.2%扩大至-0.6%,连续第三个月下行。二手房市场同样寒意未消,价格环比跌幅连续第二个月保持在-0.7%的深度区间。

细观新房数据,跌幅扩大主要源于一线城市的显著拖累。6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上海上涨0.4%,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3%、0.5%和0.6%。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和0.3%,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中新社报道,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指出,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一线城市新房价格连续两个月处于下行通道。不过,受高端豪宅项目集中入市影响,上海新房价格逆势上涨。总体而言,一线城市核心区房价波动明显小于郊区,整体呈现“中心抗跌、外围承压”特征。二三线城市房价同比降幅持续收窄,显示长期市场仍在修复。

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上仍向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

李宇嘉分析称,这主要因为一线城市新规划设计的高品质产品凭借突出的综合性价比与质价比优势,对非新规项目形成强烈冲击。后者为求生存,不得不降价促销。

同时,新规产品供应量增加也带来了新问题。同质化竞争加剧,供应规模迅速扩大,市场开始出现优惠销售的迹象。此外,6月本就是传统销售淡季,而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在地方财政补贴等政策刺激下,多地新房及二手房成交量创下新高,部分需求属于提前释放。

二手房市场则延续了深度调整态势。6月70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7%,跌幅与上月持平,但一、二、三线城市跌幅均连续第三个月扩大。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7%,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0%、0.7%、0.7%和0.5%。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下降0.6%,降幅均扩大0.1个百分点。

据了解,一方面,新房市场新规优质产品持续分流需求,导致二手房市场挂牌量显著上升,供需关系进一步失衡。另一方面,居民住房改善需求明显升温,换房意愿增强,市场上“急售”现象增多,业主降价动力加大,成为价格持续下跌的推手。

筑底进行时

尽管环比跌幅扩大,但市场底部特征正逐步显现。李宇嘉强调,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必然是一个过程,中间出现反复是正常现象。这受到政策落地节奏、消费季节性波动、二手房挂牌量变化,以及居民收入和就业基本面等多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

关键信号在于“量在价先”的规律正在应验。经历前期连续三年的深度回调,当前新房销售面积和金额的同比跌幅已收窄至个位数水平。销售量的触底企稳,预示着价格底部有望紧随其后形成。

从市场走势来看,下半年高品质项目入市有望带动核心城市新房市场保持平稳,但居民收入预期以及市场整体优质供给仍偏弱,同时重点城市中二手房对新房“替代效应”仍较明显,预计城市之间及项目之间分化行情将延续,“好城市+好房子”具备结构性机会,而市场全面止跌回稳仍需政策进一步加力。

政策方面,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指出,7月以来,核心城市继续优化房地产政策,如北京、广州、南京、大连等地从提高额度、优化提取、延长还款期限等方面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其中广州支持“商转公”,北京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同时,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调研组赴广东、浙江两省调研时强调各地要切实扛起责任,充分用好房地产调控政策自主权,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要加快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要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预计下半年各级政府将全力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

专家:“好房子”成为中国房地产业新增长点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15日在北京表示,“好房子”成为中国房地产业新增长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当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成绩单”,中新社国是直通车当天举行“2025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邀请专家学者对中国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吴璟在会上表示,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已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该规范显著提升了对全国范围内住宅品质的整体要求,各地也纷纷出台与“好房子”相关的各种标准、导则,带动新建住房供应质量的明显提升。

从需求侧来看,在住房市场需求中,改善性住房需求已占据越来越大份额,甚至在不少主要城市已超过首次置业需求。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1至5月份,中国30个重点监测城市中,9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新房成交套数占新房总成交套数的四成左右,120平方米至144平方米大户型成交套数占比首次达到30%。改善型楼盘在新房市场分量进一步加大。

许多房企把握住这一变化带来的机会,不仅限于满足新规要求,还主动推动产品线创新,提升产品力和交付力。大悦城、越秀地产、中国建筑等多家企业提出各自的“好房子”建设体系和标准。今年上半年,核心城市销售比较好的楼盘大都是品质相对较高的“好房子”项目,并对周边带来一定程度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吴璟指出,热点城市、热点区域的“好房子”正推动房地产市场整体向止跌回稳方向迈进。中指研究院称,下半年“好城市+好房子”仍具结构性机会。

吴璟指出,目前,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不同业态的项目之间仍有明显“温差”。后续,房地产政策有望继续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好房子”、城市更新等也会给房地产业创造更多机会。他表示,对主要城市今年市场形势的持续好转和止跌回稳有信心。

(编辑:李朔)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