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德媒观察:“中国借刀论”折射欧洲对时局忧虑

【欧洲时报蒋晓萌编译】继北约峰会上的“特朗普爸爸”风波之后,北约新任秘书长吕特再次语出惊人。7月5日,他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不仅继续对特朗普大加赞赏,随后更将矛头指向中国,称中国将会“借刀俄罗斯”,挑起对欧洲的战争,甚至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次日,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迅速回击吕特的言论,并表示:“吕特唯一说对的是他自己应该学习俄语,将来可能用得上。”

德媒《柏林日报》就吕特和北约未来发展发表评论。相关报道现编译如下:

许多北约安全专家指出,莫斯科与北京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趋同,可能对西方国家的安全体系带来深远影响。

基辅智库“新欧洲中心”(New Europe Center)的布图尔斯卡(Nataliya Butyrska)近日在接受《基辅独立报》采访时表示,部分观点认为,当前的地缘格局或将促使欧美力量更多集中于欧洲,从而对其他地区产生牵制效应。

《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外交高层在与欧盟方面交流时指出,俄乌局势的持续变化,可能对亚太地区的战略稳定构成间接影响。

一些观察人士指出,若北约只聚焦于欧洲方向,可能会被视作亚太地区其他国家调整自身战略节奏的重要变量。澳大利亚前陆军将瑞安(Mick Ryan)指出,这种跨区域的“多线压力”对美欧联盟而言构成不小挑战。

此外,朝鲜在地区局势中的存在感也持续增强。多国情报机构披露,其与相关国家在军事物资层面的互动正在持续。西方专家分析认为,如果东北亚局势进一步紧张,可能会牵动更广泛的地区安全态势。

在此背景下,多位西方安全事务专家呼吁北约不应陷入“战略乐观”。尽管各成员国已在近期海牙峰会上作出表态,计划将国防开支提高至国内生产总值的5%,但实际达成这一目标的时间和方式仍有待确认。

欧洲政策分析中心专家卢卡斯(Edward Lucas)指出:“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北约在新的政治现实下似乎迅速重回常态,表现出某种松懈倾向。”他认为,目前各国所提出的防务预算更多仍停留在宣示层面,实际部署和执行时仍就存在差距。

整体而言,亚洲区域内各国间的互动日益增多,引发西方战略界对其可能形成“新格局”的持续关注。包括东北亚的区域间互动、中东局势的不确定性,以及亚洲相关动向,都促使北约国家希望能够重新评估整体战略格局。

荷兰前首相吕特等多位北约高层也在近期密集表态,强调当下的国际环境不容低估,任何“战略误判”都可能带来高昂代价。

(编辑:柳露)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