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海外人士为中国高铁“打call”

【欧洲时报网】今年是世界铁路诞生200周年。8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届大会以“高速铁路:创新发展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及国内参会代表共计2000余人出席。

《中国日报》报道,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与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同期举办,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为公司、西门子、阿尔斯通、克诺尔、福斯罗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521家企业参展。

全球最快高铁惊艳亮相

新华社报道,30场技术交流会上,围绕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基础设施、社会经济与商业、机车车辆和新系统性能、运营和乘客体验、路网规划与车站等6大核心议题,国际铁路联盟官员和200余名各国铁路高管、跨国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将深入探讨高速铁路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高效化、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与大会同期举办的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上,中国的CR450动车组样车惊艳登场。未来,它将跑出400公里的运营时速,成为世界上运营时速最快的新一代动车组。

这里,还有新型磁悬浮列车、新能源机车同台亮相,首次设立的“人工智能”展区集中展示智能建造、智能运维、智能检测等成果。

在中国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6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对外开放,覆盖高速制动、高速轮轨关系、5G通信、弓网关系等关键系统,揭示中国高铁从设计、建造到运行全过程的强大科研实力。

中国高铁占世界总里程70%以上

中新社报道,2008年,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自此,中国正式跨入高铁时代。

如今,中国已率先建成世界上最发达的高铁网,高铁网络覆盖全中国,相邻大中城市1至4小时到达、城市群半小时至2小时到达。

凭借“贴地飞行”而“竖硬币不倒”的平稳,“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速,中国高铁已成为新时代更多人们出行的首选。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负责人介绍,从规模看,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运营场景最丰富的高铁网,高铁营业总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

从技术看,中国形成了完备成套的高铁技术体系,覆盖高铁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等各个领域,研发了以复兴号动车组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高铁技术树立国际标杆。

从运营看,中国构建了安全高效的运营系统,单日开行动车组列车可达1万列,动车组单日发送旅客可达1600万人次,动车组累计发送旅客已超229亿人次。

不到20年时间赢得海内外赞誉

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巴克特·托罗巴耶夫表示,中吉乌铁路从东亚出发,经吉尔吉斯斯坦延伸至莫斯科、柏林、伦敦、罗马、伊斯坦布尔、德黑兰等关键物流枢纽。借助这条铁路,货物得以高效便捷地运抵欧洲与中东市场。巴克特认为,中吉乌铁路将重塑贸易格局,为区域物流发展注入新动能。

“老中铁路建成通车后,山不再高,路不再远。”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说,作为曾经参与策划建设老中铁路的一员,我非常高兴看到老中铁路已经成为现实,完成了老挝人民的铁路梦。老中铁路不仅是一条连接老挝和中国的战略通道,更是一条将老挝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的黄金通道。

国际铁路联盟(UIC)主席阿兰·别洛乌德在开幕式上表示,高铁正进入全球扩张的新阶段。根据国际铁路联盟的最新数据,目前全球高铁运营里程超过6.5万公里,每天有1万多列动车组在世界各大洲运行,连接城市、解锁机遇。

谈及中国高铁的发展,阿兰说,中国拥有全球超过2/3的高铁运营网络。不到20年时间,中国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高速铁路系统。

中吉乌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乌兰·库洛夫分享了亲身体验:“我坐过从南京到北京的高铁,速度很快,也很舒适。”在他看来,中国已是全球高铁技术的领导者。中国拥有最大的铁路网,自主研发高铁技术,且愿意与其他国家分享。

老挝国家铁路公司总经理道金达·西哈拉说,从客运到货运,中国高铁都展现出了出色的运营能力。我们希望继续与中方合作,借鉴这些经验,拓展业务,加强老中铁路运输合作。期待不久的将来,老中能就跨境货运列车合作达成协议。

(编辑:申忻)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