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中国茶饮海外上市 有何生意经?

【欧洲时报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7月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当有记者提问:近段时间,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中国知名饮品品牌在海外上市引发关注。不少中国品牌走出国门,成为外国民众的消费新宠。外媒评价称,中国产品已经告别了复刻西方品牌的时代。发言人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中新网报道,毛宁表示,中国品牌凭借科技含量、文化底蕴、设计灵感以及融通中外的情感价值,正在赢得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青睐。“我想,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得益于中国完整的产业体系,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和长期的创新研发。”

毛宁表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给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我们也欢迎更多外国的优质品牌进入中国大市场,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让各国的民众切实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

现制茶饮品牌加快出海步伐

2025年上半年,沪上阿姨、霸王茶姬、蜜雪冰城以及古茗4家头部新茶饮品牌完成上市。

蜜雪冰城2018年就“下南洋”,在越南河内市开出首家海外门店,现在踪迹已遍布全球;蜜雪冰城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地区开出超4800家门店,成为东南亚市场最大现制茶饮品牌。据悉,蜜雪冰城将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支持海外业务发展。

霸王茶姬2019年8月在马来西亚的首家海外门店开业,后陆续挺进泰国与新加坡市场,现海外门店有169家。

喜茶于2018年11月正式进军海外市场,至今,喜茶已相继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多个海外市场开设门店。

东南亚、欧美市场成出海目的地

目前,新茶饮品牌出海主要面向两大市场——东南亚与欧美。东南亚由于本身就有悠久的饮茶历史,加上当地年均3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在饮食文化和消费场景上都更加契合现制茶饮的推广和消费。据GrabFood的调研数据显示,总人口超过6亿的东南亚平均每人每月要消费4杯奶茶,而且随着经济的增长,这一数据还有望继续增加。

于是,东南亚自然而然成为了各家茶饮品牌出海的首选目的地。2018年,蜜雪冰城将海外首店开在越南河内,2019年,霸王茶姬将马来西亚作为出海第一站,2023年底,奈雪的茶也重新进入东南亚市场,并在泰国开店。

合适的市场条件,加上中国茶饮业成熟的市场运营能力,最终为出海的奶茶品牌们带来了可观的营业额。

欧美市场是茶饮品牌出海的第二选择。据Menusifu《美国奶茶市场报告》显示,2022年美国市场的茶饮消费量排名全球第四,仅次于有传统饮茶习惯的中国、印度和日本。

虽然欧美多数人没有饮茶的习惯,但当地人均消费力强,且城市步行街、商业街等形态丰富,为茶饮门店开设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2023年,欧洲现制饮品市场规模在5-6亿元人民币,尚处于比较空白的状态,北美市场的发展则相对较快,2023年北美区域奶茶市场规模已达14亿美元,彭博更是预计北美奶茶市场总额将于10年内突破22亿美元。

近年,茶饮业的新老玩家们纷纷在欧美强势着陆,古茗去了意大利的托斯卡纳、CoCo在加拿大扩展店面,Comebuy、贡茶、日出茶太、鹿角巷、一芳等在欧洲掀起一波独立奶茶品牌的开店狂潮。

中国市场日趋成熟出海成茶饮企业战略选择

今年以来,多家中国茶饮公司积极拥抱境外资本市场,除了茶饮品牌霸王茶姬外,今年已有古茗、蜜雪冰城两家中国茶饮企业先后登陆境外资本市场。

中新社报道,对于这一现象,汇管信息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表示,中国茶饮企业近期积极奔赴境外上市的主要考量在于:随着近年来中国茶饮行业的快速发展,不少头部企业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需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优化公司管理、增强品牌综合竞争力,以更好实现下一步发展,同时应对日趋内卷的行业竞

争。

在华福证券分析师赵雅楠看来,中国的茶饮行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1995年之前,茶饮概念初起,大多以粉末冲调、街边小店为主;二是1995年至2015年的传统茶饮时代,品牌连锁概念兴起;三是2015年至今,行业在需求供给双升级下迎来新茶饮时代,产品多为现制饮品,品类日趋多元化,行业也进入竞争白热化时期。

根据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报告,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已从初期快速扩张的“跑马圈地”阶段过渡至注重精细化运营的存量竞争新阶段,行业内卷加剧,市场空间趋于相对饱和状态,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维持小幅但稳定的增长态势;其中,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超3700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速达5.7%。

赵雅楠指出,随着中国国内茶饮市场的日趋成熟,出海成为许多茶饮企业做大增量的战略选择。目前已有霸王茶姬、蜜雪冰城、喜茶等一众品牌开启了出海进程。

据媒体统计,截至目前,喜茶海外门店超70家、霸王茶姬海外门店超100家、蜜雪冰城海外门店更是近5000家。

“更好推进国际化战略也是许多茶饮企业积极寻求境外上市的重要原因。”赵庆明说,境外上市有助于中国茶饮企业打响品牌国际知名度,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实现更好发展。

银河证券分析师顾熹闽表示,目前中国茶饮头部企业普遍已经或计划登陆境外资本市场,这不仅有助于改善企业融资情况,也有利于企业打通国际、中国两个市场;考虑到现制茶饮具备供应链易于标准化等特点,海外市场有望为中国优质茶饮企业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

出海首要解决供应链问题

无论是选择东南亚,还是进军欧美市场,供应链都是新茶饮品牌出海的头号难题。

深圳直新闻报道,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趋势捕捉表示,新茶饮品牌出海的核心在于其供应链建设,这也是检验品牌供应链完整度建设的一个好契机。

“产品可以复制,模式可以复制,价格可以模仿,门店也可以克隆,但是供应链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复制的。”朱丹蓬强调,未来,只有头部企业才有对供应链进行完整布局的能力,而供应链建设的完整程度决定了企业未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新茶饮品牌常用的原料,包括奶制品、茶叶、水果、糖等。目前,大多数品牌尚未在海外建厂,新的供应链体系尚未搭建,各类原料仍然需要从中国进口。

然而,高昂的进口成本和有限的原料品类,都让不少茶饮品牌在海外市场举步维艰。

蜜雪冰城在进入东南亚市场前期,因供应链跟不上扩张速度而出现缺货、断货的问题。霸王茶姬在新加坡的加盟商也因成本过高而撤下原有品牌,选择“另立门户”。进军美国市场的一些品牌,情况更不容乐观,例如日出茶太最初在美国开店,曾因从国内进口的原料被扣押认证而损失500万元;霸王茶姬此前曾任命在马来西亚取得佳绩的Jack Chong为美国业务负责人,但东南亚和美国的经验仍然相差甚远,霸王茶姬也因进展不如预期而将首店计划延期到2025年第一季度。

朱丹蓬指出,为解决供应链难题,各茶饮品牌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其中,蜜雪冰城与喜茶的表现相对较好。

出海早期,蜜雪冰城积极与已在东南亚扎根的中国品牌合作。蜜雪冰城在印尼的一线业务人员表示,在出资、扩店、仓储物流等各方面,OPPO和vivo的人为蜜雪冰城的早期扩张扫清了道路,极大地缩短了蜜雪冰城在印尼的前期拓荒时间,抢占了市场。

蜜雪冰城在中国供应链建设的完备也为其在海外从0到1建设供应链提供经验。根据公开财报,蜜雪冰城向加盟商销售的门店物料和设备销售收入占比98%左右。

注重欧美市场的喜茶相对审慎。供应链方面,喜茶研发人员提前花了数月的时间进行市场调研、测试,在当地找到适合的水果、奶制品。

喜茶方面向趋势捕捉独家透露了一些细节。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喜茶巴黎快闪店所推出的系列产品与活动策划,其实早在2023年底便已经开始筹备。

其中,在牛奶原料供应方面,受法国乳制品地区政策的影响,加之喜茶国内产研部门对原料品质把控的要求,分布在国内外的喜茶产研与供应链人员从法国当地运回了3款奶原料并进行测试,最终确定了可用的当地奶原料。

喜茶方面向趋势捕捉表示,未来,喜茶也会快速建立全球化的采购能力,将协同全球供应链资源,为海外门店提供真品质、高标准的原材料。

(编辑:申忻)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