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为期62天的2025年中国铁路暑期运输即将启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6月30日透露,7月1日至8月31日,全中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53亿人次,同比增长5.8%,日均发送旅客1537万人次。
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500列以上
中新社报道,国铁集团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铁路部门在7月1日实施三季度运行图的基础上,同步实施暑期临客列车运行图,安排增开临时旅客列车402列,全中国铁路日均计划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500列以上,同比增长5.5%。
上述负责人称,为适应暑期旅游市场需求,铁路部门将安排开行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在东北、西南地区增开哈尔滨东至抚远、昆明至西双版纳等旅游列车,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增开南北疆方向主线旅游列车,串联沿线美食美景和人文名胜,推动“火车向着景区开”。铁路部门还将精心组织中蒙、中俄、中老、中越国际旅客列车开行,助力跨境游。
负责人还提到,暑运期间,铁路部门将加强货物运输保障,用好大秦、浩吉、瓦日、唐呼等铁路主要煤运通道,加大万吨列车开行力度,持续抓好疆煤外运等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开辟绿色通道,为各地迎峰度夏提供运输支撑。此外,铁路部门将加强国际联运组织,开好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提升口岸运输能力和效率,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客流量将呈现“两头高、中间低”走势
杭州潮新闻报道,铁路机构介绍,今年暑运有望延续开年以来旅客出行的旺盛态势,客流以常规通勤、探亲、公商务流为基础,以探亲访友、亲子旅游、研学等为核心增长点,学生、儿童出行占比上升,观赛、观演等新形态客流或将成为增长亮点,整体将呈现“两头高、中间低”走势。
6月底至7月上旬迎来首波高峰,8月中下旬将迎来暑期运输最高峰,预计周末日均发送旅客超过39万人次,最高日可达42万人次。
从客流去向分析,杭州出发的长途客流主要集中在北京、西安、青岛、厦门等传统旅游城市,长沙、成都、武汉等网红热点城市,东北、西北等避暑旅游地区,短途客流主要集中在沪宁杭、苏州、扬州、黄山等地区城市。
针对客流预测情况,铁路杭州站在实行高峰运行图的基础上增开列车9.5对,其中杭州站1.5对,杭州东站5对,杭州西站2对,杭州南站1对。
车站面向社会广泛招募青年志愿者,自7月4日起,每天将组织近80名志愿者在杭州站、杭州东站、杭州西站、杭州南站、建德站等车站为旅客提供问询引导、秩序维护等服务。
多条线路提高到时速350公里标准
北京《科技日报》报道,经过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联调联试和验收评估等充分准备,7月1日起,沪昆高铁杭长段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将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
此前,国铁集团发布消息,7月1日,京哈高铁京沈段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也将按时速350公里常态化高标运行。
届时,东北地区主要城市与首都间、长三角与中西部地区城市间的旅行时间将进一步压缩。
据了解,沪昆高铁杭长段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上海至长沙最快4小时可达,较目前压缩22分钟;杭州至南昌最快1小时58分,较目前压缩15分钟;上海至贵阳最快6小时54分可达,较目前压缩1小时18分。
同时,高铁线路段同步新投用23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速度快、停站少、旅时短的标杆列车开行数量大幅提升。
(编辑:申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