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探秘中国国家级非遗“扎念琴制作技艺”

扎念琴,又名六弦琴,是西藏传统歌舞“堆谐”中最常用的弹拨乐器。扎念,藏语意为“悦耳动听之声”。在西藏,扎念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2014年,“扎念琴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了解,扎念琴制作共有5道基本程序:第一步,将整根木材掏空,做成共鸣箱;第二步,制作中间空心的琴杆,装上名为“卡杺”的面板;第三步,雕刻“马头”或“龙头”形状的琴头,安装在琴杆顶部;第四步,制作附在琴头、呈半圆形、向后弯曲且中间开有弦槽的扎念弦轴。最后一步,挑选羊肠、牛筋、丝线等不同材料来制作琴弦。扎念琴制作技艺的特别之处在于,为了琴身的美观,初制后还要通过雕刻马头、龙头、火焰等形状作为装饰,让扎念琴更具特色。图为热萨村村民白玛塔木曲为扎念琴上色。(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据中新网)

扎念琴制作过程中的半成品。

拉孜县热萨村村民普布穷达正在进行木材掏空。

制作完成的扎念琴。

拉孜县热萨村村民顿加在表演拉孜堆谐。

图为扎念琴。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