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黄骞仪编译】飞行汽车长期以来被视为未来交通的科技梦想,而如今已在中国迈向现实。
2024年11月15日拍摄的上海时的科技展厅内停放的E20eVTOL飞机。(图片来源:新华社)
目前,亿航科技旗下的无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获得官方运营许可,首批低空载人航线已获批准,未来有望实现城市短途出行和旅游服务,预计2030年前多个城市将实现飞行出租车的常规运营。
《西班牙日报》报道,飞行汽车的发展曾被反复描绘为21世纪的标志性技术,许多科幻作品和技术预测都曾预见其成为日常交通工具。然而,尽管电动推进、自动化控制和航空设计方面取得显著进步,真正实现商业化飞行的“飞行汽车”至今仍未普及。多数项目停留在实验室测试和示范飞行阶段,未能突破技术、法规和运营多重限制,尚未进入真正的商业运营阶段。
在此背景下,中国率先突破技术和监管壁垒,批准了首批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的商业运营许可。亿航科技及其子公司合翼航空分别在广东和安徽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运营证书,允许在指定的低空航线上开展乘客飞行服务。
初期,这些飞行航线主要以旅游观光为主,实行严格的安全管控和维护措施。此举意味着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批准无人驾驶eVTOL常态化载人飞行的国家,标志着城市空中交通走向商业化的关键一步。
此次运营的主力机型是亿航开发的EH216-S。这是一款采用全电动驱动的双座飞行器,具备垂直起降能力,机身采用轻质材料,配备16个旋翼,分布在8个臂架上。
EH216-S最高时速可达130公里,续航约35公里,最高飞行高度可达3000米,无需机组人员操控,完全实现自主飞行。该机型于2023年通过民航局适航认证,2024年4月获得量产许可,迈出了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重要一步。
亿航方面表示,此次获得的许可将助力更多城市申请运营资质,未来不仅限于旅游观光,还将涵盖城市内部短途出行和轻型物流服务。政府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动扩大运营区域,努力将飞行出租车纳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尤其是在已有起降设施和配套空中交通管理的城市。
亿航首席财务官Conor Yang曾表示,随着基础设施完善,一些城市未来将开通飞行出租车服务,满足快速高效的城市出行需求。
目前,亿航已在广州、合肥等地完成多次载人试飞,积累了宝贵的运行数据,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企业对未来充满信心,预计到2030年,将有更多中国城市实现飞行出租车的常规运营,飞行路径固定、服务常态化,为市民提供新的出行选择。
尽管飞行汽车离广泛普及仍有距离,尤其在法规、空域管理及公众接受度方面存在挑战,但此次中国对无人飞行出租车的审批突破,彰显了其在新型交通工具领域的领先地位。虽然“空中飞车”仍是未来景象,但无人自主飞行器已开始逐步融入特定的交通场景,成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编辑:李璟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