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海南之钥】就业无忧,这座学校何以“因侨而兴”?

“建校初期,这里的每一栋楼,都是由华侨华人捐建的。”6月11日,参与“何以中国·行走海南——海外华媒解锁Hainan Travel”活动的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外籍主播走进海南省华侨商业学校,了解这座“因侨而生”的学校背后的故事。图为6月11日拍摄的海南省华侨商业学校校史侨史馆。(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由欧洲时报特约记者秋狸 摄)

海南省华侨商业学校是在1993年第三届世界海南团联谊大会上经世界各地海南同胞倡议创建的,是海南省唯一一所公办侨助的中等职业学校。图为建校初期的景象。

在以香港地产及物业商会会董、国际鸿星投资集团董事长吴多泰、“红牛”饮料创始人许书标为代表的世界各地海南同胞的资助下,学校经过四年努力成功建成。法国海南同乡会也捐出10万余元人民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学校规定,凡就读的学生均免学费,圆了许多海南学子的读书梦。图为捐资办学的代表。

自建成以来,该校始终致力于培养适应自贸港建设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目前开设中西餐烹饪、旅游服务、茶艺与茶营销、电子商务等14个专业,并与多所企业合作,加之“侨资源”的依托,校内3000余名学生的就业率几乎能达到100%。图为学生进行茶艺展示。

图为学生进行茶艺展示。

图为学生展示宋朝兴盛的点茶技艺。

“我的胳膊都开始疼了,”来自爱尔兰的视频博主卢克(Luke O'Farrel,左)现场体验了“击沸”,在成功连续注汤击拂出厚厚的茶末后,他感叹说:“让我想起了卡布奇诺咖啡拉花。”来自英国的亚历克斯(Alex Short,右)尝试了点茶。他表示,第一次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这样有趣的技艺,年轻人仍在学习点茶、传承传统,也让他感到惊讶,“这样很好,全世界人都可以来这里学习”。

印度尼西亚中文报纸《国际日报》下属《坤甸日报》社长陈得时(后排右五)也感慨良多。作为印尼华人,他发现如今印尼的华文教师师资不足,华文教育面临断档风险。他认为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交流应该更加密切,结出更多同海南省华侨商业学校一般丰硕的合作果实。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