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与珠江流域及海南岛生活着一群以船为家、逐水而居的特殊族群——疍家人。海南陵水新村港是目前海南疍家人聚居人数最多、最为集中的地区。 图为6月8日,“何以中国·行走海南——海外华文媒体解锁Hainan Travel”活动走进坐落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海南疍家博物馆。(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由秋狸 摄)

疍家人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谜。有人说他们的舟楫酷似蛋壳,故称“蛋民(后演变为疍民)”;也有人认为,他们长年累月生活在险恶的海上,像浮于海面的脆弱蛋壳,因而得名。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与外籍主播参观海南疍家博物馆,了解疍家人文化。

据史料记载,疍家人存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的疍家,可分为渔疍、运输疍、珠疍、木疍(伐木和造船)等。由于没有田地,疍家人形成了一些有别于陆上社会的习俗,在旧时也因此受到陆居族群的排斥与歧视,因此,也被称为“水上的吉普赛人”。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与外籍主播观看宣传片,了解疍家人被迫采珠的历史。

疍民世代以船为家,渔排连片形成独特的水上村落景观。

因长期在船上独立生活,疍家人形成了独具海上特色的民俗文化,“水上婚嫁”“疍歌”等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与外籍主播参观疍家人的特色服饰。

疍家人的女性练就了非凡的平衡能力,借助漂浮的木头就能畅通无阻地行走。她们划着泡沫筏子,穿梭于大船之间,购买当天的肉菜食品。

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写出《黄河大合唱》的冼星海就是疍家人。虽出身贫苦,冼星海始终追寻音乐梦想,24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成为首位获此资格的中国留学生。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规定禁止使用歧视疍民的称呼,将疍民归为汉族,并成立了专门机构,保障疍家人的公民权益。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疍家人的船员登记手册。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部分疍家人追求更舒适便捷的生活,逐渐“上岸”生活。不过,有一部分疍家人依旧从事着“老本行”。图为6月8日拍摄的疍家人鱼排。

还有一部分疍家人利用海上渔船发展休闲渔业,餐厅、民宿、养殖等业态在疍家渔排间出现。疍家文化、疍家风情成为招揽游客的金字招牌。图为疍家渔排,每个格子中都养着不同的鱼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