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中国旅游日活动遍布海内外 往来便利让中外游客“双向奔赴”

【欧洲时报网】2025年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中国各地及海外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随着中国签证、交通、支付和离境退税政策的不断优化,“中国游”对国际游客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中国外交部称,将在政策上继续发力,让“中国游”的金字招牌更加闪耀。

19日,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的“5·19中国旅游日”2025年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举行。

主题月期间各地推促销活动

中新社报道,宁波与“5·19中国旅游日”有着特殊的渊源。公元1613年5月19日,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从宁波宁海出发,开启了壮阔的人生旅程,并在其著作《徐霞客游记》开篇专门进行记录。同时,宁波也是中国旅游日的倡议者和发祥地。

今年中国旅游日以“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为主题,举办了主题日、主题月等系列活动。主题月期间,中国各地引导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民宿、院团剧场等推出门票减免、折扣套餐、联票优惠等优惠促销活动,集中推出文化和旅游消费券包。

香港中通社报道,在山东青岛崂山风景区,5月17日至19日,活动期间,景区面向全体游客实施门票半价优惠。

上海迪士尼乐园于5月19日至21日推出“中国旅游日专享午后票”,游客可以在下午3点后入园,具体价格以开放售卖为准。

相关主题活动还走出国门。16日,“5·19中国旅游日主题嘉年华”活动在泰国曼谷OneBangkok购物中心开幕,吸引中泰各界人士及游客参与。

中外游客“奔县”热潮涌动

新华社报道,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19日在“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随着中国签证、交通、支付和离境退税政策的不断优化,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认知更加客观深入,“中国游”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石泽毅分享了一组数据:2025年一季度,入境旅游3501.64万人次,同比增长19.6%;其中外国游客736.74万人次,同比增长39.2%。“五一”期间,入境游仍然保持增长态势。

在赴华签证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近期一股“奔县游”热潮席卷而来。中外游客不再扎堆传统热门大城市,而是将目光投向充满魅力的小城。

“我很喜欢中国的传统乡村、建筑和文化。”意大利设计师毛立(Maurizio Vrenna)首次到访宁海。他在宁海县前童古镇的“千人宴”上品尝了诸多传统美食,“意大利人爱奶酪,中国人用豆腐演绎了另一种‘白色魔法’,我很喜欢当地美食”。

“中国县城藏着最地道的风味,譬如我眼前的这道宁海土豆,非常好吃。”喜爱旅行的俄罗斯游客凯特(Kate Kaite)表示,中国县城拥有丰富的美食和美景。在她看来,走进县城是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

业内人士表示,在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国县域旅游通过差异化发展,正在构建“一城一韵”的产业生态。以宁海为例,其将徐霞客IP、非遗与生态资源等有机结合,为县域旅游提质升级提供了示范。

中国将推更多便利中外往来举措

中国今后还将持续推出措施,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童学军19日在“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外交部将持续便利中外人员往来,让“中国游”的金字招牌更加闪耀。

童学军称,2023年以来,中国外交部采取一系列措施,持续推动入境游便利化:一是丰富免签安排,扩大免签范围;二是简化签证手续,畅通申签渠道;三是推广多次签证,降低办证费用。

童学军说,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57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种类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同29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先后对法国、德国、韩国、日本等38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免签入境停留期延长至30天。

一系列便利化举措在推动外国人赴华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仅2024年一年,通过单免政策赴华的外国人总人次达339.1万,同比增长1200.6%,占全年外国人入境总人次(不含边民)比重达13.8%。。

童学军表示,下一步中国外交部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便利人员往来。加快推进各类互免签证和签证便利化协定商谈,积极研究扩大免签国家范围,持续完善“智慧领事”建设,实现中国签证全流程线上申办,便利中国公民“走出去”的同时,帮助外国朋友“方便来”。

政策红利、文化魅力与现代传播的同频共振,是中国吸引世界游客的重要砝码。而开放政策的便利化,是“中国游”热潮最直接的推手。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接受福州《福建日报》采访时表示,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的场景变得更加多元,他们以各种方式融入中国民众日常美好生活中间,也更加有利于他们了解现代化中国。

(编辑:柳露)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