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度中国电影票房(含预售)已突破250亿元(人民币,下同),这一成绩已在全球市场中遥遥领先。
《哪吒2》年度票房占比超60%
香港中通社报道,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4月12日17时38分,2025年度中国电影票房(含预售)突破250亿元,居全球第一。《哪咤之魔童闹海》以超60%的票房占比强势领跑。
目前,《哪咤2》的全球票房(含预售及海外)已破156亿元,暂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以《哪咤2》为代表的春节档“影”力十足,为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火热开局,清明档、“五一”档接踵而至,20余部影片类型各异、阵容强大,继续为中国电影市场的持续“沸腾”添薪蓄力。
即将到来的“五一”档已进入预热状态,截至目前,共有《水饺皇后》《独一无二》等10部电影定档上映。
据悉,五一档的10部影片涵盖喜剧、犯罪、动画、奇幻类型,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适合家庭一同出行,享受假期与电影的完美结合。今年春季档以来,许多观众因一个故事、一部影片而踏上旅程,掀起了影游联动的新热潮。不少人因《哪吒2》而奔赴不同城市打卡,期待在电影与现实中找寻共鸣。
观众对美式叙事审美疲劳
《证券日报》报道,4月11日,三部好莱坞电影《速度与激情7》(重映)《此心安处》《谍网追凶》如期上映。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速度与激情7》《此心安处》《谍网追凶》上映首日票房不算亮眼。截至4月11日17时,前述三部电影当日票房排名分别为第五、第七和第八,单日吸金能力相对落后。
2025年开年至今,国内已引进多部好莱坞大片,但票房破亿元的电影只有两部,分别为《我的世界大电影》和《美国队长4》,截至4月11日这两部电影票房分别为1.18亿元、1.04亿元。
一位影评表示,好莱坞电影近些年受当地罢工影响,产量不足。除此之外,中国观众对美式叙事出现审美疲劳。“如迪士尼公司著名大IP《白雪公主》《小美人鱼》真人电影连续在全球口碑出现滑铁卢。其中,今年上映的《白雪公主》在中国票房都未能突破千万元,只有925.3万元。”
记者梳理发现,除了2022年有两部好莱坞电影——《阿凡达·水之道》《侏罗纪世界3》票房在中国突破10亿元外,2023年至今都没有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票房突破10亿元。
从过亿元票房电影数量占比看,国产电影的占比正在提升。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共73部,其中国产影片50部,占比68%;2024年,票房过亿元影片共79部,其中国产影片55部,占比70%。
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常务副秘书长刘正山表示,近些年,好莱坞电影创新减少,我们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优秀作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中国国产电影技术与内容并进
自《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达到156.11亿元,并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后,全球掀起了对《哪吒2》热烈讨论。但中国电影需要的不仅是一部《哪吒2》,而是更多承接《哪吒2》打开的观影消费市场的后续作品。
对此,中国不少电影公司在动画电影和技术上进行深入布局。内容方面,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方面表示,公司制作的《中国奇谭》系列首部动画电影《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预计在2025年暑期上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经典IP的新作《野孩子》《燃比娃》等影片也在筹备中;北京百纳千成影视股份有限公司透露,公司还储备了基于其“中国少年宇宙”IP体系下的《铸剑少年》等动画电影。
技术方面,江苏原力数字科学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研发和技术升级,开发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面部动画捕捉系统,重光照高精度扫描系统,NXrender渲染器等加速工业化进程的软硬件平台。
中影年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常务副总苑朋飞表示:“随着科技发展,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影视行业正在依靠科技不断创新升级制作技术。尤其现在AI发展迅猛,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一些AI技术已全面渗透内容生产全流程,大幅提升了影视资产的开发效率并降低制作成本。”
苑朋飞表示,公司凭借其在AIGC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以及与华为联合共研的“AIG3D大模型”和“AIGC数字内容智能化生产平台”,能够持续助力数字文化领域(包括动漫、电影、游戏等)的场景不断升级、革新。
在真人电影方面,国家电影局在今年3月份发布“国家电影局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提到为促进虚拟现实电影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各省级电影主管部门应当因地制宜,积极推动虚拟现实电影发展。
政策的持续支持,以及中国国内企业在技术与内容上的不断突破,都将促进中国电影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编辑:李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