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中国外汇储备环比3连增 央行连续五个月增持黄金

【欧洲时报网】中国官方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环比增0.42%。这是中国外汇储备连续16个月站上3.2万亿美元大关,也是连续3个月出现环比回升。在外汇储备连续增加的同时,中国央行也连续五个月增持黄金。

外储连续16月站上3.2万亿美元

综合中新社、广州《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观察者网报道,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较2月末上升134亿美元,升幅为0.42%。这是中国外汇储备连续16个月站上3.2万亿美元大关,也是连续3个月出现环比回升。

外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3月份,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使得当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3月份中国外汇储备增加134亿美元,一季度累计增加383亿美元。这主要受益于美元指数下跌,非美货币对美元升值的正估值效应。3月份,美元汇率指数(DXY)下跌3.2%,一季度累计下跌4.0%。

外储增加反映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

中国外汇储备连续增加有何积极意义?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国际金融专家赵庆明表示,中国外汇储备长期以来稳定在3万亿美元之上,是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远超排在第二的国家。如此雄厚的外汇储备资产,将继续维护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运行,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不确定性提高的特殊时刻,其现实意义和战略价格尤其重要。

赵庆明进一步分析,3月份,中国外汇储备增加背后反映的是中国良好、健康的国际收支状况。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国际贸易领域摩擦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延续高波动态势。随着中国国际贸易产品和区域结构日益多元化,对外贸易韧性不断增强,为国际收支总体平稳奠定了坚实基础,将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外汇局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4239亿美元,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2%,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2025年以来中国经常账户延续合理规模顺差,外资投资境内股票和债券增多,持有人民币资产意愿增强。外汇管理部门将积极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稳步扩大外汇领域制度型开放,着力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继续增持黄金应对地缘政治新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外汇储备连续增加的同时,外汇局当日发布的数据还显示,中国3月末黄金储备为7370万盎司。 

对于黄金储备增加,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表示,虽然3月国际金价接连突破历史交易纪录,但中国央行仍连续第五个月环比增持黄金。从短期看,在增持成本走高、不排除短线回调的背景下,继续稳健增持黄金,更多是出于应对地缘政治新风险点和不确定性、顺应市场避险情绪、对冲其他类别金融资产波动性的考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3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五个月增加,符合市场预期。中国央行连续五个月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此外,黄金独有的避险功能也可能是近期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一个考量。当前美国新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关税风暴,也印证了这一点。

王青认为,未来,中国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国际储备中的黄金储备占比偏低——截至2024年12月,中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为5.5%,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

(编辑:李越)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