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瑞媒:中国研发超长寿命铝离子电池

【欧洲时报李梓编译】瑞士《观察报》报道,中国科学家正在研发超长寿命的铝离子电池。新电池的续航里程可达数百万公里,可以取代传统的锂离子电池。

中国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电动汽车电池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铝离子电池,即使经过10000次充电循环,其性能也只会损失1%左右。作为比较: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通常设计为1000到3000次充电循环。

这种非凡的耐用性从理论上讲可以持续使用数百万公里,而电池容量不会出现任何明显损失。这一进步的关键在于使用固体电解质代替之前使用的液态氯化铝。王伟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采用反应性较低的氟化铝盐来固化电解质。此外,电极表面涂有氟乙烯碳酸酯,以防止铝晶体的形成。

铝比锂便宜,新电池的稳定性令人印象深刻。研究人员向德国汽车杂志《汽车、发动机和运动》解释道:“在实验中,电池的防潮性以及物理和热稳定性得到了改善,使其可以承受尖锐物体的反复刺穿和高达200摄氏度的温度。”

除了寿命长之外,铝离子技术还具有其他优势:与锂、钴或镍相比,铝明显更便宜,而且供应量更大。它也更容易回收,从而提高了电池生产的可持续性。

尽管取得了这些令人鼓舞的进展,但铝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它与已经成熟的磷酸铁锂技术直接竞争,该技术已经被中国电动汽车的比亚迪等制造商使用了数百万次。

然而,北京的研究成果可能为新一代电动汽车铺平道路。中国首款电动汽车是否会搭载铝电池仍有待观察。该技术的开发彰显了中国在电池研究和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它还展示了世界各地如何大力开发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以使电动汽车更加高效和可持续。为电动汽车配备几乎可以覆盖汽车整个使用寿命的电池的能力,对于实现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率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款铝离子电池的应用前景广阔。它不仅适用于电动车和消费电子产品,还有望在电网储能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对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依赖不断增加,更安全、更耐用的电池系统对于能源储存和利用至关重要。铝离子电池的出现将为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和使用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虽然目前这项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距离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其潜力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铝离子电池有望成为未来能源存储领域的重要选择之一,对锂电池的霸主地位构成真正的挑战。

(编辑:柳露)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