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自4日开始,中国进入为期3天的清明假期,旅游市场迎来春季首个出游小高峰。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游客出行意愿强烈,每日出游人数预计超4000万人次,以古礼祭扫、踏青赏花为主的短途游成为主流;“躺平式旅行”也成为不少年轻游客的选择。
周边游、赏花游受热捧
综合中新社旗下“国是直通车”、中国央视新闻、香港中通社报道,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中国民众出游意愿达到74%,预计每一天的出游人数都会超过4000万人次。
中国交通运输部预计,清明假期期间,中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7.6亿人次。
受假期时长限制,清明期间短途游、周边游仍是市场主力。
携程发布的2025年清明假期出游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预订清明假期周边游的订单量环比前一周增长136%。马蜂窝大数据显示,近一周“清明周边游”热度环比上涨125%,出游时长在3天以内的客群占比超过70%。
此时正值春暖花开,踏青赏花成为出游热门选择。根据同程旅行报告,清明假期,踏青、采摘、春日游园等活动的搜索热度同比激增75%。武汉东湖樱园、洛阳的牡丹花会、无锡鼋头渚樱花谷等传统赏花地更受到欢迎,成为游客的热捧之地。
逐花而行的风也吹向了海外。飞猪数据显示,正值樱花季的日本、油菜花与杜鹃花染遍山野的韩国,吸引了大量中长线游客拼假前往。在携程平台上,3月中下旬赴日机票订单量环比上旬增长三成。
体验感、参与感是出游人群关注的重要旅行要素。除踏青赏花,穿汉服打卡文博场馆,簪柳枝等传统民俗活动也颇受青睐。另外,年轻人“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的热度不减。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涉及中国体育赛事、音乐演出等相关旅游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48%。
“躺平式旅行”成年轻游客新选择
当下中国旅游市场迎来“反特种兵”式消费风向。越来越多人选择以更松弛的方式触摸春天,以慢节奏、疗愈向为特点的“躺平式旅行”成为不少年轻游客的新选择。
同程旅行的《2025清明小长假旅行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温泉和SPA类酒店的预订热度同比上涨23%。
城市居民对本地民宿的预订热度增长近三成,成都、三亚、大理、珠海、厦门等目的地热度居前。
赴日赏樱成海外游首选
目的地方面,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南京、武汉、重庆、西安,是今年清明假期春游中国最热门的城市。
与此同时,人们也热衷挖掘小众目的地,涌现出一批黑马。
飞猪数据显示,湖北神农架、青海海南、宁夏中卫、新疆哈密、宁夏固原、青海海北、山西吕梁、河北廊坊、甘肃武威、贵州毕节等地的预订增速最为明显。
分析指出,丰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独具魅力的历史人文风情、人们追求个性化和小众化的旅游观念的转变,是黑马城市崭露头角的重要原因。这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旅游选择,也为文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城市在特定时期成为黑马。
出境游方面,马蜂窝数据显示,东京、大阪、济州岛、京都四大海外热门赏樱目的地包揽清明假期热门海外目的地前四。除赏樱外,曼谷、亚庇、吉隆坡、清迈几大“说走就走”的免签目的地也跻身前十。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多地景区公布清明假期免费或半价优惠,为游客提供更多便利。
例如,今年以来,中国动画电影《哪咤之魔童闹海》火遍全球。而神话传说中哪咤的出身地“陈塘关”,一说在四川宜宾。清明假期,游客凭《哪咤之魔童闹海》纸质或电子电影票,可免宜宾景区蜀南竹海、兴文石海的门票。
(编辑:李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