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哀思跨越世纪 中国多地纪念孙中山逝世100周年

【欧洲时报网】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逝世100周年纪念日。连日来,中国各地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表达对孙中山的致敬缅怀。

3月12日,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在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图片来源:中新社)

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一百余人北京时间12日在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

中新社报道,中山陵建筑群依紫金山势而筑,前临平川,后拥青嶂。遵照孙中山遗愿,先生遗体1929年奉安于此。9时,各界人士着深色衣装,自孙中山手书“博爱”牌坊拾级392层石阶抵达祭堂。祭堂中央矗立着中山先生坐像,先生手执长卷,目视前方。各界人士肃立静默,敬献花篮,行三鞠躬礼。进入墓室,人们缓步绕灵寝一周,凭吊瞻仰。

在北京中山公园,各界人士会聚中山堂,举行简短而庄严的仪式,深切缅怀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在上海香山路孙中山故居,来参加纪念活动的各界代表在孙中山先生铜像前肃立并三鞠躬,深切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业绩。部分辛亥后裔参加纪念活动。当日,由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联合举办的“天下为公——一代伟人孙中山”展览在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开幕,吸引不少民众前来参观。展览汇集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30余件馆藏文物和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近百件文献藏品,涵盖孙中山影像、题词、函电以及带有其肖像、题词、语录等方面的纪念物或日常用品。

在台北,由台湾孙中山纪念馆、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政治大学共同主办的“孙学新探”学术研讨会在政大举行。台湾“中央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前主任刘阿荣发言说,孙中山的革命志业具有不可忽视的时代价值。

同一时间,台湾劳动党在台北街头组织“台湾社会共好”倡议行动,并以纪念中山先生为契机举行“台湾社会共好”论坛筹备会。“共好”诉求包含经贸好、两岸好、教育好、居住好等10个方面,其中提出,坚持两岸同属一中,反对激化台海对抗;发展两岸经贸,确保台湾民众福利民生。劳动党指,拥有共同发展利益的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不需要“你死我活”。

“百年后,在台湾纪念孙中山先生深具时代意义。”参加倡议行动的台湾《观察》杂志发行人纪欣12日发表署名文章表示,孙中山一生三度来台,在日据时期,台湾人民的抗日运动深受孙中山影响,孙中山精神长存台湾人心。

当天中午,“孙中山与台湾:从革命理想到当代共鸣”纪念展开幕活动在政治大学举行。主办方表示,希望透过展览让台湾年轻人与孙中山精神产生共鸣。

香港中通社报道,同日,大型原创音乐剧《青年孙中山》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首演。该剧主要讲述了孙中山17岁至28岁青年时代的故事,剧情跨越了孙中山从国外归来试图启蒙乡民、创办教育、救火救人、学习武术、最终立志医学救国及政治革命的多个重要阶段。

12日,由孙中山故乡广东中山及香港、澳门三地共同推出的“‘从医人到医国’——孙中山与粤港澳文物展”,在中山市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开幕。展览汇集上百件珍贵文物文献,其中14件来自香港,11件来自澳门。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孙中山一生创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缔造了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倡导“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是中国“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的先驱。

(编辑:李璟桐)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