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我现在给你们提一个要求啊,每个人至少要装两个人工智能软件:第一个DeepSeek,你必须要会用。第二是豆包,因为豆包的基础比较好。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工智能软件)。英文版呢?就是ChatGPT。如果你能力强一点,你就多学点,但至少要学会两个,这会给你带来你想也想不到的(效果)。”
近日,在参加县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经济界分组讨论时,广西宾阳县委书记梁展凡谈到:“(这些人工智能软件)可能会颠覆你很多认知。”
“AI公务员”上岗 市民更方便
中新网援引深圳市福田区政府官方公众号“幸福福田”报道,深圳市福田区近日推出了70名智慧政务“新员工”。这些“新员工”分别负责11大类,覆盖政务服务240个业务场景,技能十分全面,包括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而且效率还非常高。
这个消息随即登顶微博热搜。网民调侃:这帮“AI公务员”,正把福田区的铁饭碗敲得叮当响!
更多网民表示,建议全国推广。事实上,开年以来,北京、广东、江苏、辽宁、江西、内蒙古等多地政务系统已接入DeepSeek系列大模型,尤其是市民常用的12345。
市民对此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方便。辽宁12345热线系统数据整理效率将较人工处理提升20倍,可自动生成高频问题与应答策略建议,提高话务应答速度和准确度。
惠州市12345热线在结束通话后,在AI的帮助下还能生成结构化摘要,助力回访,提升市民满意度。
“AI公务员”能否替代人工?
深圳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高增表示,AI是不能作单独决策的,它有时会根据语料情况产生“偏见”。因此,为防范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福田区的70名数智员工都有自己的“监护人”,哪怕出现“AI办业务办错了”的情况,也不用担心没人负责。
福田区人力资源部门一名工作人员提到,AI数智员工只是辅助,并不会缩减福田区下一步的招聘名额。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必过于担忧。“深圳福田区这一举措是政务智能化转型的积极尝试,具有显著的创新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未来,更多的政府部门和机构将会引入AI技术,实现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成都《封面新闻》报道,北京社科院王鹏指出,AI与人类公务员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前者处理标准化流程,后者专注政策制定、复杂问题研判与公共服务创新。从工业革命到数字时代,人类始终在与技术博弈中实现自我超越。历史经验表明,技术从未真正取代人类,而是重塑就业版图并催生新机遇。AI公务员的诞生,既是政务智能化转型的必然,也是公共服务升级的契机。
(编辑:申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