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快速反弹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涨

【欧洲时报网】从1月20日至21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出现明显拉升。专家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与外部有利因素增多、稳汇率举措有力、中国经济基本面预期向好等因素有关。

人民币汇率快速反弹

近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持续拉升,接连收复多个重要关口。

北京《证券时报》报道,随着美元指数于当地时间1月20日晚间开始回落,人民币汇率快速反弹,在岸、离岸人民币升破7.3关口。截至1月21日16时30分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7.2798,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63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也有所升值。1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1703元,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83个基点。

过去一段时间,美元指数高企,非美货币集体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虽有所贬值,但总体展现出较强韧性。实际上,过去一年面对走强的美元指数,中国外汇市场整体表现出良好韧性。2024年末,衡量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的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较上年末上涨4.2%;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为7.2988,较上年末贬值2.8%,同期美元指数上涨7%,人民币韧性得到充分体现。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称,当前,市场主体对于汇率波动的适应性和容忍度提高,外汇市场韧性增强,这是增加汇率弹性的底气所在。

预期变化推动人民币升值

中新社报道,在特朗普重回白宫的背景下,此前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大,但汇丰银行环球研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晶表示,今年人民币走势到底如何仍有很多因素影响,但不管从中国或者美国的视角来看,“我们对人民币汇率还挺乐观”。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团队认为,近期隔夜人民币汇率大幅拉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近期中国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持续出手稳汇率,二是美国通胀数据出炉和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台,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发生变化,从而抑制了美元指数,三是特朗普就任“靴子落地”,市场对于中美关系担心有所减缓。

天风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宋雪涛表示,就美国而言,通胀、赤字、经济是不可能三角,特朗普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意味着它们无法同时实施。当特朗普带领团队回归时,许多政策可能并不像之前市场所预期的那样,强预期与弱现实之间的落差会出现。如果政策无法出台,或者出台后效果与预期大相径庭,那么当前强势美元的定价将出现修正。

宋雪涛表示,如果强美元的逻辑被打破,人民币将迎来新一轮升值。

对人民币走势不必太悲观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报道,在这一波上涨前,2025年开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震动波动、略有下跌。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人民币开年的走势既是去年年末贬值压力的一定释放,也是中美利差持续扩大、美元高歌猛进的结果。当前,央行“稳汇率”的意愿较强,美元指数进一步上行空间相对有限,随着稳增长一揽子政策的落地、加力,人民币汇率具有保持稳定的基础。

近期,中国监管层稳汇率的态度明确,先后发行离岸人民币央票、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并多次公开喊话释放稳汇率决心。

在1月14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再次强调了“三个坚决”,即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并表示下阶段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钟正生看来,倘若特朗普回归后在关税问题上留有余地,宏观政策能够“以我为主”增强企业和居民部门信心,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向不必过于悲观。

刘晶认为,看美国,特朗普希望制造业回流,强美元对这一目标不利;看中国,在面对复杂国际局势的情况下,中国也不会把人民币贬值作为促进出口的手段。

她表示,现在并没有出现强美元一边倒的态势,仍有很多其他变动因素,汇丰对人民币汇率的判断相对乐观,“不会有那么大的贬值压力”。

北京《新京报》报道,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指出,展望未来,人民币汇率仍将在合理区间内运行,但波动性或将加大。一方面,特朗普的新政可能会影响美国通胀形势,美联储降息或将更为谨慎;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有望持续恢复,经济基本面整体稳定,汇率调控工具充足,人民币大幅单边贬值的可能性较小。

(编辑:李朔)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