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王亦霓编译】1月7日早晨,一场7.1级地震袭击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震中位于珠穆朗玛峰以北约50英里(80公里),震源深度为10公里。地震导致126人死亡、188人受伤,并摧毁了超过3600栋建筑。这是近年来中国西部最严重的地震之一,同时尼泊尔、不丹和印度北部也有震感。
BBC的报道中指出,当时灾区的气温骤降至零下16摄氏度(3华氏度),这让救援行动更加艰难。目前已有14000余名救援人员抵达灾区,空军和无人机也参与了搜救行动。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超过400名幸存者已被救出,3万余人被转移至安全区域。震中所在的定日县,是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重要基地,目前已暂停所有旅游活动。
受灾最严重的是西藏日喀则地区,地震对当地建筑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许多传统土坯房在强震中倒塌。一位当地居民桑吉·党志描述道:“这里的房屋大多是泥土砌成,地震时很多都倒了。”
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示全力搜救并尽快安置受灾群众。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也亲赴灾区,指导救援工作。地震发生后的最初数小时内共记录了40多次余震,震级最高达4.4级。中央电视台援引地震专家的话称,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但余震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尼泊尔、印度北部和不丹部分地区感受到强烈震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居民纷纷逃离建筑物,但目前尚无重大伤亡或财产损失报告。加德满都居民米拉·阿迪卡里说:“床在摇晃,我以为我的孩子在搬动床……我当时没太注意,但窗户的摇晃让我意识到这是地震。我现在还因为恐惧而颤抖,并且处于震惊之中。”尼泊尔国家紧急行动中心称,仅有轻微建筑损坏。
目前,超过2.2万件救援物资已送往灾区,包括帐篷、厚衣物和棉被。救援画面显示,士兵在废墟中搜寻幸存者,并搭建临时避难所。尽管电力和通信服务已部分恢复,但余震和恶劣天气仍是救援的主要挑战。
专家指出,西藏地震频发与喜马拉雅地质构造活动有关。据中央电视台报道,1950年以来,拉萨块体共发生过21次6级及以上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是2017年米林科维奇·米林6.9级地震。
2015年,尼泊尔发生7.8级地震,造成近9000人死亡,给这一地区留下了深刻教训。随着搜救工作继续进行,当地居民和救援队仍在与时间赛跑,努力挽救更多生命。
(编辑:夏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