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14日,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移民管理工作主要数据。据介绍,2024年,中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6.1亿人次。另外,中国国务院办公厅13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优化入境旅游政策,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适当延长免签时间。
“欢迎全球游客到中国共度新春佳节”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14日表示,各界最为关注的过境免签政策,适用人数同比上升113.5%,特别是全面放宽优化政策后,适用该政策赴华人数环比上升29.5%。让外国游客“说来就来”游中国成为现实,带火了中国入境游市场,“中国游”主题媒体流量在国际互联网突破10亿,“周五下班去中国”成为国际新热潮。
《北京日报》报道,该局新闻发言人吕宁介绍,2024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先后推出240小时过境免签、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扩大59国人员免签入境海南事由等18项便利外国人赴华政策举措,持续优化过境免签、区域性入境免签、口岸签证政策,在北京首都等9个枢纽机场实施24小时直接过境免办查验手续,主动配合相关主管部门推进外籍人员支付、住宿、交通便利化。在上海试点实施电子口岸签证等一批移民出入境管理改革措施,实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海南自贸港建设、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若干措施,出台支持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等开放平台若干措施,支持一大批口岸对外开放。
就令人关注的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吕宁表示,国家移民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对38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与26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同时持续深化移民管理改革和政策制度创新,不断优化口岸签证、过境免签、区域性入境免签等政策,积极促进人员交流交往,外籍人员赴华数量明显增长。
中新网报道,吕宁指出,为保障中外游客顺畅通关,主要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一是加强出入境流量和口岸运行情况监测。在节假日期间及时发布口岸通关“两公布一提示”,为出入境人员行程安排提供参考。二是科学组织勤务。预置充足警力,开足查验通道,创新查验模式,加强指示引导,确保客流高峰时段及时削峰、动态削峰,确保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三是密切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稳妥做好通关高峰期客流疏导和交通配套综合保障,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保障能力,共同确保口岸通关安全高效顺畅。
吕宁介绍,各项利好政策不断推出,让外国游客“说来就来”游中国成为现实,带火了中国入境游市场。便捷的赴华渠道不仅促进了中外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也丰富了入境旅游形态,加速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进程,推动全域旅游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中新社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欢迎全球游客到中国共度新春佳节,共迎喜乐安康的蛇年。
郭嘉昆称,随着中国持续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各项便利化措施不断优化,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中国“打卡”。
他指出,“我们欢迎全球游客到中国共度新春佳节,感受浓浓年味、共享融融暖意,共迎喜乐安康的蛇年。”
外国游客满意度稳步提高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近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6个方面18项具体措施。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这次《若干措施》明确优化入境旅游政策,将进一步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落实,必然会促进2025年春节入境旅游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成都每经网报道,“《若干措施》的印发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国成功申遗后的第一个春节假日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洪涛表示,《若干措施》提出了丰富消费惠民举措、满足不同年龄群体消费需求、扩大特色优质产品供给、培育消费场景、创新产业政策、优化消费环境6个方面18条举措,符合消费升级的规律,联系中国春节消费实际,在2025年春节到来之际印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洪涛表示,一方面,“区域一体化文化和旅游消费”是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若干措施》明确鼓励各地探索实施区域一体化文化和旅游消费惠民措施,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对于满足人们的消费升级、促进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若干措施》明确,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适当延长免签时间。加强宣传推介和服务保障,用足用好现有过境免签政策和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并适时进一步优化完善。丰富入境旅游产品供给,开发与过境免签政策相匹配的特色旅游产品线路。开展“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推广活动。优化离境退税服务,推广“即买即退”措施。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趋势与展望》报告显示,中国入境人数和旅游花费稳步增长的同时,外国游客满意度也在稳步提高。据监测,2024年第一、第二季度满意度指数分别为81.7、82.9,均超过历史平均水平,且呈现持续提升态势。
洪涛表示,从2024年12月17日起,过境免签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2025年春节,预计中国入境旅游人数有望再创新高。
河南大学文化旅游学院教授陈楠认为,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有利于加速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进程,推动全域旅游协同发展。入境游在旅游市场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推动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激发旅游供给侧创新,推动旅游地品牌建设。
免签政策引爆欧洲游客赴华热情
在全球旅游业复苏的背景下,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国游客的免签政策,吸引力不断增强。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带有“China Travel”标签的帖子数量已超103万条,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正带着好奇涌入中国。
《钱江晚报》报道,“老外”最爱去中国哪座城市?在接待外国游客总数方面,上海和北京领先了全国大部分城市。2024年1至10月,上海已接待国际游客385.64万人次,北京已接待外国游客259.1万人次。广州、杭州和深圳同样备受外国游客青睐。2024年前7个月中,广州入境过夜的外国游客达108.04万人次。杭州接待的入境过夜游客数量,截至9月已达77万人次。在免签入境的外国游客数量方面,深圳已经超过了北京等地,截至11月初达到了60多万人次。
去年,欧洲人对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兴趣激增。有旅游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与2022年相比,2023年从欧洲到中国的总预订量增长了663%,比2019年增长了近29%。数据显示,英国和德国的旅行者数量排在中国入境旅客前十大来源国之列。其中,上海是最受欧洲人欢迎的目的地,其次是北京、广州和深圳,而位于中国海南岛南端的海滨城市三亚和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省会成都,是受欧洲人喜欢的新兴旅游目的地。
各国游客偏爱的旅行方式也有差异。据资深导游介绍,亚洲游客更喜欢现代的都市风貌、高楼大厦;欧美游客对有历史和故事的景点更感兴趣,喜欢走街串巷。在饮食方面,尽管“多喝热水”是暖心的中式关怀,但大多数欧美游客还是希望在用餐时喝一杯冰水。
(编辑:李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