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棋牌中心”)12日在北京通报了象棋“录音门”事件的调查情况,又有41名违规人员受到处罚,其中赵鑫鑫、汪洋、郑惟桐三人被终身禁赛。
又有41名中国象棋违规人员被处罚 其中3人被终身禁赛
中新社报道,据悉,2023年4月起,网络平台上陆续出现录音片段,同时配有文字,称中国象棋运动员王跃飞、郝继超在商讨买卖协议,被称为“录音门”事件。
在12日召开的媒体通气会和全国棋牌领域赛风赛纪警示教育会上,棋牌中心介绍,“录音门”事件发生后,棋牌中心立即督促相关地方业务主管部门展开调查,并在行业内开展高水平运动队教育整顿工作;同时成立调查组,针对举报内容展开调查核实。公安部门介入后,棋牌中心、中国象棋协会坚决支持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调查,积极提供有关材料。
棋牌中心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基于公安部门移交的线索材料,根据《中国象棋协会纪律准则和处罚规定》等相关规定,综合考虑问题的具体情节、性质、危害程度、本人态度等,确保法纪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严格依法依规惩治违规行为,经中国象棋协会纪律与道德工作委员会研究决定,给予赵鑫鑫、汪洋、郑惟桐终身禁赛、撤销中国象棋协会技术等级称号的处罚决定。
此外,王廓、孙勇征、郝继超、党斐、崔革等34人被给予不同年限的禁赛处罚,另有四名违规人员被通报批评。此前在2024年9月,中国象棋协会公布了关于对王天一、王跃飞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的情况通报,二人因长期存在买棋、卖棋、操纵比赛等行为被给予终身禁赛等处罚。
棋牌中心:象棋赛风赛纪问题时间跨度长、涉案人员多
新华社报道,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纪委书记盖红艳在通报象棋“录音门”事件调查情况及象棋行风行纪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时表示,象棋行业赛风赛纪问题具有时间跨度长、涉案人员多等特点。
盖红艳在通报有关情况时说,经查,存在买卖棋问题的比赛涉及全国象棋锦标赛、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等赛事,运动员参与买卖棋的主要目的是晋升等级、私分奖金和提升等级分。有的运动员为取得特级大师等级荣誉称号,在全国个人赛期间与多人提前安排比赛结果并协商价格;有的运动员为晋升运动健将,通过中间人买通队友和对手,以搭便车的形式参加全国团体赛,获得晋升资格,破坏了竞赛公平,也损害了教育公平;有的运动员兼任教练员,扮演中间人,主动参与商量买卖棋;有的教练员为了团体成绩,带领整队集资参与买卖棋。
盖红艳表示,调查结果反映出象棋行业赛风赛纪问题的几个特点。一是时间跨度长。违规行为自2012年至2023年存在长达10余年,由下“人情棋”“默契棋”逐渐演变为买卖棋,成为阻碍象棋运动健康发展的顽瘴痼疾。二是涉案人员多。从个别棋手逐渐衍生成利益小团体,甚至有中间人参与其中,充当买卖棋掮客。三是违规行为隐蔽性强。大部分运动员是在赛事期间,通过在房间见面或通话等方式商量比赛结果及金额。有个别人员甚至携带大量现金至赛区进行交易,或者通过亲友账号进行交易,试图掩盖违规行为。
盖红艳表示,在确定具体处罚方案的过程中,中国象棋协会纪律与道德工作委员会多次组织相关委员会专家、法律专家对违规人员的案情进行研讨剖析,以违规事实为依据,以中国象棋协会纪律准则和处罚规定为准绳,综合考虑问题的具体情节性质、危害程度、本人态度等,确保法纪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依规作出行业处罚;既没有因违规人员众多就法不责众,更没有因个别运动员成绩突出而法外施恩。通过此次查处,有效打击了象棋行业中的违规行为,提高了从业人员对违规行为危害性的认知,对营造风清气正的象棋行业环境起到警示作用。
盖红艳还介绍了专项整治工作的相关情况。首先,针对“录音门”暴露出的行业问题,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棋牌中心在配合有关部门调查的同时,积极开展象棋行风行纪立行立改工作,重新修订《中国象棋协会纪律准则和处罚规定》,对作弊、交易棋等违规违纪行为明确了罚则;出台《象棋项目赛场管理规范》,从赛场管理流程、赛场人员配置与管理等方面,细化防交易和反作弊措施。中国象棋协会还面向社会发布关于接受社会监督的公告。
其次,棋牌中心和中国象棋协会研究制定了象棋行风行纪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召开象棋行风行纪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第三,2024年9月至12月,棋牌中心成立象棋行风行纪整治工作专班,统筹推进象棋行业整治工作,并在业内开展自查自纠。在自查自纠阶段,所有已被掌握线索的涉案人员均填报了自查自纠表,交代情况较为全面,受贿涉案人员均已退赃。自查自纠阶段结束之后,棋牌中心工作专班与违规人员及相关人员逐一见面,确认了违规事实。
“千年老二”郑惟桐起初否认买卖棋
经济观察网报道,知情者介绍,在2024年4月,“中国象棋第一人”王天一被刑拘之后,负责侦办王天一案的杭州警方也曾数次找郑惟桐谈话。起初,郑惟桐否认参与买棋卖棋之事,后来他又不得不承认存在这一行径,不过他称涉及买棋卖棋的金额只有数万元(人民币,下同)。
1994年3月出生于四川成都的郑惟桐,在2015年获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男子组冠军和第14届世界象棋锦标赛男子个人首个世界冠军。
2020年,郑惟桐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2023年10月,他获得第19届亚运会(即杭州亚运会)象棋男子个人比赛冠军。这也是该届比赛里中国代表团获得的第200枚金牌。为此,在2023年10月28日,清华大学教职工象棋协会、清华大学学生象棋协会及北京高校教职工象棋协会,还邀请郑惟桐与北京高校象棋爱好者进行交流活动。
尽管同样“荣誉等身”,但在中国象棋男子选手等级分排名中,郑惟桐一直落后于王天一,被棋迷戏称为棋坛“千年老二”。王天一曾连续十一年居中国象棋等级分排名第一的位置。
知情者介绍,郑惟桐起初与王天一关系颇为密切,后两人交恶。郑惟桐甚至携带信号屏蔽器去与王天一比赛,意指王天一利用技术手段作弊。
赵鑫鑫一盘比赛涉嫌受贿20万元
1988年6月生于浙江省台州温岭市的赵鑫鑫,2003年开始代表浙江队参赛、成为职业棋手,2007年夺得第42届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晋升特级大师。
2008年,赵鑫鑫进入浙江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就读,2009年夺得第11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冠军,成为中国第五位世界棋王,是中国第5位全国冠军、亚洲冠军、世界冠军的“大满贯”获得者。
2017年,赵鑫鑫夺得第18届亚洲象棋个人锦标赛男子组冠军,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大满贯。2023年10月,赵鑫鑫获得杭州第19届亚运会象棋混合团体项目的金牌;在个人决赛中,负于郑惟桐,获得亚军。赵鑫鑫也曾为浙江省象棋队男队主教练。
知情者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中国象棋界公认,赵鑫鑫的“棋力”非常高。他是“卖棋”居多,甚至号称“只卖不买”,一场比赛可以卖到20万元。
王天一在2024年4月被刑拘后,赵鑫鑫“几进进出”,中间曾被取保候审,不过2024年7月之后,他就被警方长时间羁押了。
“录音门”实名举报者柳大华有两弟子被处罚
另一位被终身禁赛的中国象棋选手汪洋,生于1984年,湖北孝感汉川人,师从柳大华。
汪洋先后获得2007年亚洲室内运动会象棋快棋冠军,2008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象棋男子快棋冠军,2010年亚洲象棋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2005年、2009年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冠军,2018年全国象棋锦标赛(个人)冠军,2019年、2020年、2021年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冠军。
柳大华的另外一位弟子党斐,此次也被中国象棋协会处以禁赛3年的处罚。
1950年3月出生于湖北武汉的柳大华是这一次中国象棋反腐大案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2023年4月前后,两位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王跃飞与郝继超的一段通话录音,在网络上开始传播。这段录音中,两人提及王天一,并谈到王跃飞、王天一参与“买棋”,操纵象棋比赛之事,并疑似提到使用“特殊手段”在比赛中作弊。
这段录音迅速在中国象棋界及象棋爱好者中引起轩然大波,并被称为“录音门事件”。
同年10月17日,时年73岁的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有“棋王”之誉的柳大华公开实名举报时任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郭莉萍。
柳大华在举报中称,“长期以来,她(即郭莉萍,记者注)包庇纵容中国象棋界的黑恶势力,公然使用电脑软件以及现代科技手段,操纵包办国内各种大型比赛的胜负与奖金分配,使得中国象棋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沦落为一小撮棋界败类买卖胜负、受贿牟利的工具。”
柳大华还称,“长期以来,郭莉萍对中国象棋界的这一惊天丑闻,不查不问,反而对挺身揭露丑闻的运动员、教练员进行百般打压、打击报复。”
有知情者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柳大华对郭莉萍的实名举报,使得“录音门事件”等中国象棋界存在的种种争议和乱象广为人知;同时,也引起了高层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录音门事件”的调查。
2024年4月23日,王天一被杭州警方经侦部门刑拘,罪由为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后该案进一步发酵。王天一、王跃飞等人被检方批捕,他们所涉及的事项,既涉嫌在比赛中“买棋”,即自己或者通过另一位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王跃飞给予对手好处,以赢得比赛,获取象棋等级分排名优势;还涉嫌“卖棋”,即收受对手钱财,在比赛中故意输棋。其中,王天一和王跃飞涉嫌“买棋”的金额,累计超过了80万元。
(编辑:李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