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中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降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的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执行。
三部门公布房地产税收优惠政策
中新社报道,财政部税政司,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货物和劳务税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有关负责人(下称负责人)13日表示,此次对房地产市场相关税收政策主要做了以下调整:
——加大住房交易环节契税优惠力度,积极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降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缓解房地产企业财务困难。
契税方面,将现行享受1%低税率优惠的面积标准由90平方米提高到140平方米,并明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可以与其他地区统一适用家庭第二套住房契税优惠政策,即调整后,在全国范围内,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和家庭第二套住房,只要面积不超过140平方米的,统一按1%的税率缴纳契税。土地增值税方面,将各地区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统一降低0.5个百分点。
——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保持房地产企业税负稳定。
增值税方面,在有关城市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后,对个人销售已购买2年以上(含2年)住房一律免征增值税,原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个人销售已购买2年以上(含2年)非普通住房征收增值税的规定相应停止执行。土地增值税方面,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的城市,对纳税人建造销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普通标准住宅,继续实施免征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
负责人介绍,调整后的住房交易环节契税优惠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积为14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14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住房,面积为14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14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
负责人表示,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和深圳市,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后,与全国其他地区适用统一的个人销售住房增值税政策,对该城市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
负责人还强调,此次调整,将各地区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统一降低0.5个百分点。调整后,东部地区为1.5%,中部和东北地区为1%,西部地区为0.5%。
多地晒楼市成绩单 销售数据创新高
12日,“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发文,11月11日,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45周全市二手房(含自助)录得2238套(以二手房买卖合同发起时间为口径),环比增长6.1%。从近期二手房市场走势看,录得量已连续5周单周超2000套,二手房市场的录得量呈现高位企稳态势。
苏州楼市方面,11月12日,“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苏州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10月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双双增长。苏州市新建商品住房认购量环比增长50%,二手房签约量同比增长66.8%。改善型购房者出手意愿增强,市场转化率显著提升。购房者受益于政策利好,首付款和贷款利率的降低,推动了住房消费。四季度苏州将新增60余个商品房项目,供应房源8000余套,市场热度有望持续。
11月11日,“青岛发布”援引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青岛房地产总成交量12265套,同比增长15.2%。其中新房成交量5621套,同比增长7.8%;二手房成交量6644套,同比增长22.3%。10月份青岛新房住宅各方面成交数据整体表现为“改善”需求,从面积来看,120平方米至150平方米住宅成交量最高。
《中国证券报》报道,在此之前,多地公布的10月份销售数据显示,热点地区10月份呈现“金十”特征。
北京市住建委最新数据显示,10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达17367套,环比上涨30.8%,同比上涨63%。北京“9·30”楼市新政发布后,市场交易活跃度迅速提升,10月份二手房网签量创19个月以来新高。
深圳二手房市场则在10月份创下45个月新高。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0月,深圳市二手房录得8269套,环比增长117.0%,同比增长122.5%,创近45个月以来新高。反映出深圳“9·29”楼市政策效果显著,消费者信心回升明显。
住建部“全国房地产市场监测系统”网签数据显示,10月,商品房成交量增长从一线城市向更多城市扩大,从区域数据能看到变化的范围。分城市看,很多城市商品房网签成交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一线城市增长最为明显,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14.1%,二手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47.3%。广州、深圳、南京、宁波、大连、东莞等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增幅超过30%,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50%。
专家预计核心城市销售好转的态势或将延续
成都封面新闻报道,近日,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10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显示,2024年10月全国新房找房热度环比上涨13.2%,全国各线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热度回暖现象,一线城市新房找房热度上涨明显,涨幅为16.4%,其中深圳找房热度环比上涨34.9%。政策落地使整体预期出现明显改善,10月购房者信心指数环比上涨10.2%。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本轮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放松限购,带来了市场热度及交易量快速拉升,由于一线城市本身的潜在需求量大,且中高端改善需求购买力旺盛,限购本身对需求侧的激发自然更为明显。
他介绍说,在购房政策利好的背景下,2024年10月购房者信心指数为96.3,环比上涨10.2%,创下年内新高。他认为,“近期一揽子政策落地更是让整体预期出现明显改善,带动对楼市未来预期的逐步转好,这是推进楼市持续向好的更深层面原因所在。”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邓郁松表示,随着市场3年多的调整和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市场已初现止跌回稳迹象。他分析称,从市场调整幅度来看,房地产市场已具备企稳的基础条件。本轮始于2021年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下行,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房价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但房地产市场经历持续3年多的大幅调整后,市场触底的信号也愈发明显。从市场销售情况来看,市场预期已开始改善。销量变化反映了市场的活跃度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当销量上升时,通常意味着市场需求旺盛,投资者和购房者对未来充满信心。“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居民购房预期开始改善,市场销售情况也一定会有较明显的好转。”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易成栋与邓郁松持相同观点。他认为,自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打出的一套“组合拳”以及组织开展的“百城千企促销”和“方便看房”等活动,都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让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他说,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召开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政策培训会,“更是为购房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看来,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筑底趋势明显,随着一系列政策实施,需求得到了集中释放,这些政策就犹如一剂强心剂,可以激发广大购房者的热情。“成交好转的趋势还会延续,一手房和二手房成交都会继续升温”。
“组合政策支持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预计核心城市销售好转的态势或将延续,四季度全国新房销售也有望继续迎来改善。”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总经理曹晶晶认为,接下来,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到位,将有助于加快改善市场供求关系,最终实现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目标。
(编辑:李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