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11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5日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A股成交额再破2万亿元
香港中通社报道,11月11日,中国A股市场全天低开高走。截至收盘,沪指涨0.51%,深证成指涨2.03%,创业板指涨3.05%。全市场成交额25465亿元人民币,为连续5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连续突破2万亿元的交易日天数创历史纪录。
盘面上,芯片股持续爆发,锂电池等新能源赛道股震荡走强,AI概念股展开反弹,卫星导航概念股表现活跃。整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900只个股上涨。
分析指,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强信心、促增长效果持续显现,金融市场迅速反应,股、债等市场反应都比较积极正面。
每经网报道,最近,A股接连创下多个新高。5日,A股成交额为2.35万亿元,连续25个交易日成交额破万亿元,创2015年7月中旬以来,A股新的连续万亿成交额纪录。10月,A股个人投资者新开户数达到683.97万户,创下2015年6月以来的新高。10月,沪深两市成交总额高达35.65万亿元,创下2016年来沪深两市历史单月成交额之最。
种种迹象表明,A股牛市已然来临。市场人士分析,作为资本市场放大镜的券商板块,估值和业绩均具备beta属性,随着成交量爆发,或将全面受益。据悉,券商ETF基金(515010)是当前场内费率最低的投资标的,如看好券商板块,逢跌逢低或可借此布局券商板块。
多个行业融资资金净买入超过100亿元
《证券时报》报道,在A股市场整体融资规模上升之际,基本所有行业都获得融资资金加仓。
Wind数据显示,若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划分,9月24日以来所有行业均获得融资资金净买入,电子、非银金融、计算机、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汽车、医药生物、国防军工、通信、有色金属、基础化工11个行业融资资金累计净买入额超过100亿元,其中电子、非银金融行业融资资金累计净买入额超过500亿元。
今年11月以来,绝大多数行业亦呈现融资资金净买入,其中非银金融、电子行业融资资金累计净买入额超过100亿元。
截至8日收盘,电子、非银金融、计算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融资余额规模居前,均超过1000亿元。有色金属、机械设备、汽车、基础化工、国防军工、银行、食品饮料、通信等行业融资余额均超过500亿元。
沪深A股上市公司三季度现金分红现新变化
中新社报道,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下称中上协)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发布三季报现金分红预案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量及分红总额均创历史新高。
从分红家数来看,截至10月3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共计205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2024年三季报现金分红预案,分红家数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273%,其中有73家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超过30%,有30家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超过50%。
从分红金额来看,2024年三季报现金分红预案预计分红总额310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23年同期提升了72%。其中,有5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在10亿元以上,家数较2023年同期增加25%;有12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在5亿元以上,家数较2023年同期增加50%。
中上协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在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上市公司进一步健全常态化分红机制,不断增强分红意识,优化分红方式,培育分红习惯,提高分红水平。
此外,从公司性质来看,共有50家国有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现金分红预案,较2023年同期增加45家;现金分红总额合计73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65%。
民营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回馈投资者的积极性也显著提升,2024年三季报共有141家民营上市公司发布现金分红预案,占沪深所有发布三季报现金分红预案公司数量的69%,分红家数较2023年同期增加97家;现金分红总额合计20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44%。
从行业来看,2024年三季报现金分红总额最高的行业为医药生物行业,共有20家上市公司发布三季报现金分红预案,现金分红总额合计69亿元。农林牧渔行业现金分红总额排名第二,共有10家上市公司发布三季报现金分红预案,现金分红总额合计64亿元。
上述负责人表示,广大上市公司不断提升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能力,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增强对股东的回报,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增强投资者获得感、推动投资者向长期持股转变、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和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编辑:李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