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海南省临高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以罗非鱼和金鲳鱼为代表的养殖渔业产业。这“两条鱼”不仅凭借其高品质和优质生态养殖方式成为市场的宠儿,更展示了临高县在可持续渔业发展中的显著成就。
临高县博厚镇马袅村的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宝路水产”)基地内,工人们正忙着将米粒大小的芯片植入罗非鱼体内。基地选育部总监陈家海介绍,这种芯片相当于鱼的“身份证”,通过仪器扫描,可以显示鱼的年龄和家系。基地150个家系罗非鱼每年都有数万尾鱼被植入芯片,生长最快、存活率最高的家系是“优胜者”。
宝路水产总裁助理朱立志介绍,罗非鱼种苗生产主要包括选育、取卵、孵化和标粗四个环节。目前,基地在选育环节已经进入大数据育种模式;取卵环节正在进行鱼塘改造及智能化改造;孵化环节已经实现工厂化孵化;标粗环节正在开展陆基循环水全控生产试验。
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工人在查看水桶中的罗非鱼种鱼。每个桶内生活着一公一母两条罗非鱼,它们产出的后代即是一个家系。(图片来源:王晓斌 摄)
在陆基循环水养殖标粗车间,“生物薯片”过滤材料是实现高密度养殖的重要工具。RAS(循环水养殖系统)标粗部总监黄龙介绍,这种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的过滤材料有数千个孔隙,孔隙中承载了大量消化细菌,能够有效处理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盐,从而净化养殖水体,实现循环养殖。在这种模式下,一个装有7立方米水的养殖桶,相当于5亩鱼塘的养殖产能。
宝路水产通过多年的良种选育,已在业界建立了良好声誉,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农村部“国家水产种业强优势阵型”企业。“目前公司在中国的罗非鱼种苗市场占有率约为15%到20%,在海南的市场占有率则达到50%到60%。”朱立志说,公司的罗非鱼苗年产量达到10亿尾,但仍是供不应求。
宝路水产在罗非鱼苗培育中的突破性进展,展示了临高县在渔业种苗领域的技术实力。与此同时,临高县在金鲳鱼的养殖上也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据统计,临高县拥有1374个深水网箱,养殖规模位列海南省第一。这些深水网箱主要用于养殖金鲳鱼,这种鱼因其肉质鲜美、售价适宜而在海内外市场备受青睐,不仅在中国销售火爆,还远销至东南亚、欧美以及日本等国际市场。
在临高后水湾,蔚蓝色的大海上分布着众多深水网箱。入秋以来,渔民们每天三次驾驶渔船穿梭其间,向网箱中的鱼类投喂饲料。海南海丰渔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这片海域有528口深水网箱。该公司办公室主任符亚五介绍,临高的水温非常适合金鲳鱼的生长习性,使得鱼类的生长速度更快、口感更佳。
符亚五说,当地的渔业养殖大致经历了从岸上池塘、港内渔排到港外深水网箱三个阶段,相比之下深水网箱的成本虽高,但是深水环境在水流交换、水质净化等方面比港内更具优势,对环境的影响比岸上养殖更小。
“渔民们不一定知道‘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这个专业术语,但都明白网箱要适度分散。”符亚五说,公司在后水湾海域持续20多年的成功养殖表明,这里的海水水质始终保持优良。
为了支持深水网箱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临高县对后水湾进行了详尽的海域论证和环境评估,确保养殖活动符合更严苛的生态保护要求。
(文/王晓斌)
(编辑:夏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