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应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越共中央总书记、越南国家主席苏林于8月18日至2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苏林上任后首次外访。学者认为,此访寓意深刻,明示越南未来在中美之间仍将奉行“竹子外交”理念,不会一边倒。
苏林:始终将发展对华关系视为头等优先
应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越共中央总书记、越南国家主席苏林于18日至20日赴华国事访问。中国是苏林就任越共中央总书记后出访的首个国家。
中国央视新闻报道,18日上午9时25分,苏林乘专机抵达广州。北京时间18日傍晚,苏林抵达北京。
越通社报道,18日上午,苏林偕夫人和越南高级代表团在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敬献鲜花和进香,并参观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
其后,苏林夫妇和越南高级代表团参观了位于广州市的与1924年至1927年胡志明主席的革命生涯息息相关的越南革命青年同志会总部旧址,观看了凝记胡志明主席与广州人民密切交往的照片。
苏林在纪念簿上留言中写道:“越南党和国家代表团非常激动地参观越南革命青年同志会总部。这是敬爱的胡志明主席多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这里培养了越南第一代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见证了无私、纯洁的国际共产主义感情,见证了越中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同志加兄弟’的传统友谊和团结。我们衷心感谢中国党和国家、广东省党委、政府始终重视保护越南革命青年同志会总部旧址。越中友谊万古长青、世代相传!”
苏林当日还在广州与中国对越友好人士代表见面。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理想相同,命运与共。从胡志明主席在中国开展革命活动、指导越南革命的历史,到中国援越医疗工作者的亲身经历……见面会上,中国对越友好人士分享的一个个动人故事,为中越友好写下生动注解。
苏林进一步回顾了越中老一辈领导人的友好交往,表示越南高度珍视越中“同志加兄弟”的传统友谊,始终将发展对华关系视为头等优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介绍说,中方期待通过此访,赓续传统友好,深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携手走好具有各自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共同促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越南外长访前谈三大期待
据越通社18日报道,8月18日,此行陪同苏林出访的有: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杜文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黎明兴;中央政治局委员、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院长、中央理论委员会主席阮春胜;中央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中央政治局委员、公安部部长梁三光上将;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对外部部长黎怀忠;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阮维玉;中央委员、政府副总理陈流光;中央委员、国会副主席阮克定以及作为部分中央机关领导同志的中央委员;总书记助理和国家主席助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越南外交部长裴青山在此访前夕谈及此访的三大期待:一是保持高层战略交往,夯实政治互信基础,为新时期两国关系发展指明方向;二是商定有效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越中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方向和重大举措;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在铁路互联互通、农产品贸易、优质投资、货币金融、文化旅游、民间交流等领域;三是通过就领土边界问题进行坦诚、真诚、实质性的交流,共同妥善处理遗留问题,更好管控和化解海上分歧,不让海上问题影响两党两国关系健康发展,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合作发展作出贡献。
北京时间18日上午,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抵达广州,开始访华行程。(图片来源:新华社)
竹子外交:欢迎与任何国家合作 但不抱团
近年来,中越高层互访密切。2022年,前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开启第三个任期后首先到访中国。2023年,习近平回访越南,中越提出“六个更”合作方向,并宣布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2024年8月苏林出任越共中央总书记后不久,便将外访首站定在中国,被外界视为将延续阮富仲的对中路线。
“苏林外访首站选择中国寓意深刻。”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成汉平对香港中通社表示,此行体现中越两党关系始终成为两国关系的航标灯和指南针;也体现百年未有大变局中,两个社会主义国家面临共同挑战,如“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应携手应对。
从时间点来看,苏林访华紧接在美国务卿布林肯7月底访问越南之后。成汉平认为,这已经明示了越南未来的政策走向,即“在中国和美国之间,越南仍将奉行其‘竹子外交’理念,不改变原则性问题,灵活平衡与大国的关系。越南不会效仿菲律宾一边倒。”
BBC指出,与许多东盟国家相似,南北越统一后,河内的外交原则就是“不结盟主义”。刚病逝的前越南领导人阮富仲2016年提出“竹子外交”理论,阐释越南欢迎与任何国家合作但不抱团的立场。2021年,他接受访问时再次定义“竹子外交”内涵:“越南的外交就像竹子一样,竹根稳固,竹身结实,竹枝柔韧,外交政策柔韧且睿智,执着而坚定。”
2023年9月,越南和美国缔结“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2月,习近平访问越南,阮富仲又称越南与北京“未来共享共同体”,彼时外界分析称越南再次贯彻“竹子外交”,巧妙对冲与中美两国的战略关系。
成汉平指出,越南政治权力交班期间,越媒均表达出继续阮富仲路线的意涵,具体到中越关系,必然会沿原有路线前行。尽管各人行事风格不同,不排除出现微调,但中越两国友好关系不会变。
访问期间,苏林将同习近平会谈,议题备受外界关注。越共中央对外部部长黎怀忠15日对媒体透露,越方希望借此访加强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的良好关系,落实2022和2023年两国领导人高层协议取得的成果。
成汉平分析,苏林此行主要战略意图是体现两党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中越在提升双方经贸合作等方面有共同目标,会谈或具体涉及中越跨境铁路构建、经贸合作升级、调整贸易逆差、高质量中企加大对越投资、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合作、跨境水电资源合作、人文交流等议题。
外界同样关注苏林此行在南海问题上的表态。越南刚刚与菲律宾完成了首次海警联演。
成汉平直言,南海问题是中越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但并非中越关系的全部。中越双方都要维护自身海洋利益,最好的方法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取得双赢。苏林此行绕不开南海话题,但料表态无非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双方共同管控分歧,避免局势失控。
未来中越关系如何定义?成汉平认为,越南对中国的贸易相互依存度超过任何国家,中越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崛起亦有目共睹,两国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相信越南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中越关系未来走向值得期待。
(编辑:李璟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