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探访甘南最美县域卓尼 来一场“菌子之交”

卓尼县,隶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地貌主要以高山峡谷和森林草原为主,寒冷湿润、降水充沛,具有海拔高、气候凉、温差大、病虫害发生少的高原环境特点,非常适宜食用菌产业发展。北京时间6月23日,欧时记者与“2024海外华文媒体研修班暨‘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的2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一同走进卓尼县木耳种植示范基地,探究卓尼县食用菌产业。图为农户在晾晒刚采摘完成的黑木耳。(图片来源:本文未标注图片均由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李璟桐 摄)

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卓尼县探索推广了“春木耳+秋木耳+冬季羊肚菌”“黑木耳+高原夏菜+冬季羊肚菌”的一年三茬两种轮作模式。图为华文媒体代表参观晾晒木耳。

近年来,卓尼县大力发展木耳产业,共有木耳产业龙头企业4家、合作社35家、种植大户53家,建成黑木耳种植基地96个,全产业链带动农户5680户,户均增收6000元人民币以上。图为农户正在采摘黑木耳。

通过近两年的发展, 食用菌种植规模逐步扩大, 品种从黑木耳、 羊肚菌的单一种植逐步向以黑木耳、 白玉木耳、 羊肚菌、 金木耳和赤松茸为主的多元化种植模式转变。图为金木耳。

图为正在生长的白玉木耳(左)和晾晒完成称重售卖的干白玉木耳。

截至目前,“卓尼木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已进入国家审核阶段。卓尼木耳干品以农产品批发市场、摊点零售、超市零售、电商等“线上”“线下”进行销售,已经销往天津、杭州等全国多个城市。图为木耳种植示范基地各类木耳售卖展台。

据了解卓尼县创新实施“千人千万”培训计划,在全县45个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累计培训黑木耳种植技术人才2620人次,为木耳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图为金木耳种植户为记者作讲解。

图为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标识。

在卓尼,木耳种植已经成为全县特色种植的支柱产业之一。图为无人机拍摄的卓尼县木耳种植基地俯瞰图。(图片来源:中新社记者九美旦增 摄)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