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欧媒:中国反倾销调查或重创欧洲猪肉行业

【欧洲时报李帅、王姝涵、李梓编译】中国对欧盟猪肉出口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此次调查涉及从欧盟进口的猪肉及其副产品。欧媒本周的报道指出,该措施是北京对欧盟威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反击。

德媒:中方启动程序反制欧盟加征关税决定

中国商务部宣布,自6月17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德国媒体广泛认为,中方此举是对欧盟宣布对中国进口电车加征关税的反应。德国电视一台《每日新闻》及NTV电视台相关报道现编译如下:

《每日新闻》报道,在欧委会宣布对华电车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几天后,中国商务部启动对欧盟国家猪肉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据悉,受影响的产品包括新鲜、冷藏及冷冻的猪肉、猪内脏等。如果中方在调查后决定对欧盟国家猪肉产品实施制裁,西班牙作为中国最大的猪肉供应国将蒙受严重损失。同法国一样,西班牙也是支持对中国电动汽车施加制裁的国家之一。欧洲的专家们已预料到,中国将会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对相关国家进行反制。而对于德国、瑞典、匈牙利等反对对华电车加征关税的欧盟国家,中国会采取更符合外交惯例的态度。

NTV电视台引用中国媒体《环球时报》报道称,中方正收集证据以对欧盟国家特定乳制品及猪肉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中国商务部进一步强调,相关调查的重点是猪肉产品。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共进口价值232亿元人民币(约合30亿欧元)的猪肉产品。其中,价值约25亿欧元的产品来自欧盟国家。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专家雅各布·冈特(Jacob Gunter)表示,不同于猪肉等农副产品,机械设备、高端制造业产品、化学品、医疗器械等因其对华具有重要意义而将免受反制措施影响。同时,大多数欧洲车企或也将免受影响。因为,这些企业在中国进行大量投资,创造就业机会,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作出过贡献。

英媒:中方反制措施或重创欧洲猪肉行业

在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不到一周后,中国商务部于周一表示,已对欧盟进口的猪肉及其副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调查可能将持续1年以上,使中欧贸易紧张局势升级。

《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商务部称此次调查将重点针对2023年进口的欧盟猪肉,持续时间最长为1年,也可能再延长6个月。中国此次宣布反倾销调查,是回应欧盟对其电动汽车出口的限制,希望使欧盟委员会在7月4日进口电动汽车的临时关税生效前确认取消电动车关税。

中国畜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欧盟猪肉出口量将从2020年的320万吨降至2023年的134万吨。欧洲猪肉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从2020年的5.52%下降到去年的1.76%。欧盟农业产业机构Copa Cogeca副总干事帕特里克-帕加尼(Patrick Pagani)说,农民“被卷入”与其他行业有关的贸易争端中是“不可接受的”。“在欧洲,我们的猪肉行业并没有实际的反倾销行为,但我们现在别无选择,只能参与这项调查,这是一个代价高昂的过程,无论如何都很可能导致在中国失去市场。”欧洲农产品行业称此次调查将对西班牙、荷兰、丹麦、德国和比利时的农民造成最严重的打击。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主任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松(Fredrik Erixon)表示,“欧盟的猪肉行业相当脆弱,而中国是(主要的)出口国。”

路透社报道,欧盟对华最大的猪肉出口国西班牙周一表示正在与欧盟官员合作,努力避免破坏性关税。欧盟另外两个最大的对华猪肉出口国是荷兰和丹麦。游说团体丹麦农业与食品理事会(Danish Agriculture&Food Council)下属行业协会Danske Slagterier主席乌尔里克·布伦霍尔姆(Ulrik Bremholm)表示,丹麦猪肉业“将因中国对欧洲肉类的潜在限制而受到难以置信的重创。”

路透社分析表示,如果中国政府为应对不断升级的贸易紧张局势而限制从欧盟进口猪肉,那么来自南美和美国的猪肉供应商可能会获得中国的市场份额。“如果反倾销税过高,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其他产地的出货量就会增加。”一位从事动物饲料贸易的亚洲贸易商说,中国的主要农产品贸易伙伴巴西将从欧盟的任何贸易中断中获益。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贸易商说,巴西在定价方面很有竞争力,很容易提高市场份额。俄罗斯也有增长潜力,据俄罗斯全国猪肉生产者联盟负责人尤里·科瓦廖夫(Yuri Kovalev)称,俄罗斯希望在三到四年内占到中国猪肉进口份额的10%。俄罗斯农业监督机构Rosselkhoznadzor的负责人谢尔盖·丹克维特(Sergey Dankvert)在本月早些时候表示,2024年俄罗斯对中国的猪肉出口量可达10万吨。

奥媒:相关欧盟国家担心中欧贸易摩擦升级

奥地利《标准报》及《新闻报》报道,中国对欧盟猪肉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此次调查旨在针对从欧盟进口的猪肉及其副产品。该措施可能是北京对欧盟威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反击。

中国商务部17日在北京宣布,此次调查针对的是进口猪肉及其副产品。这很可能是北京对欧盟威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回应。

欧盟委员会此前曾调查过中国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布鲁塞尔认为这扭曲了欧洲市场。2023年,中国从国外采购了价值60亿美元(56亿欧元)的猪肉,其中包括内脏。超过一半的货物来自欧盟。与欧洲不同,猪的脚、耳朵和内脏等部位在中国很受欢迎。

中国官方报纸《环球时报》13日在该报X平台官号发文,称从一名中国业内人士获悉,中国相关业界已正式向主管机关申请,对欧盟进口的部分猪肉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该贴文没有提供进一步细节,也没有指明哪些猪肉产品将成为调查目标。

这并不是中国首次对欧洲产品发起调查。一月份,商务部宣布对来自欧盟的白兰地进行调查。法国制造商受到的影响最大。

奥地利总理内哈默对欧洲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战发出警告。欧盟委员会计划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在欧盟内部引发担忧。德国总理朔尔茨认为,欧盟威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将在与北京的谈判中得到阻止。在意大利南部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期间,朔尔茨对记者表示,他也“坚定地承诺”将实现这一目标。“这是正确的方法。”他认为冲突可以在本月底得到解决。

如果北京届时没有提供替代解决方案来补偿竞争扭曲,这些措施将于7月4日推出。奥地利总理内哈默对奥地利广播电台表示,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防止欧盟和中国之间爆发贸易战。贸易战总会有输家,而且不会因为变通办法而产生任何影响。

朔尔茨现在希望在截止日期之前找到解决方案。可能的惩罚性关税也可能成为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本周访华的主要议题。

自去年秋天以来,欧盟委员会一直在调查中国的电动汽车是否受益于扭曲竞争的补贴。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中国电动汽车通常比欧盟制造的车型便宜20%左右。此举旨在保护国内汽车行业免受倾销行为的影响。

从长远来看,这不太可能保护欧洲制造商免受中国的竞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计划在欧洲进行大规模投资,并希望未来在当地生产汽车。比如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商奇瑞已与西班牙电动汽车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并计划今年在巴塞罗那的前日产工厂生产汽车。世界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匈牙利设立工厂,从2026年起,该工厂将生产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自2016年以来,比亚迪在匈牙利西北部的科马罗姆市设立了电动公交车组装厂。吉利受益于其子公司沃尔沃在瑞典和比利时的两家现有工厂,由于关税的原因,目前在中国生产的车型现在将转移到比利时。

(编辑:刘涛)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