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唐奕奕编译报道】2024年6月,有超过1300万中国学生参加了中国大学入学考试,即“高考”。高考对于中国的年轻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不仅关系到未来的前程,还关系到家族声望。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西班牙主流媒体埃菲社对此进行了报道。报道指出,在中国进入大学深造的优势依然明显。
埃菲社报道,高考于2024年6月7日和8日举行。有超过1340万名学生参加,这一数字比去年增加了51万。尽管现在要进大学的难度已经不再像刚恢复“高考”时的难度这么大,但每年参加考试的人数不断增加,这表明在中国进入大学深造的优势依然存在。
当地媒体援引专家的话说,随着“继续教育”的概念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深入人心,“高考”的重要性已今非昔比。社交网络上的评论人士指出,与几十年前相比,如今的高考已不再是决定学生命运的时刻,但高考仍然决定了考生最终将进入哪所大学。高考的结果同样也会对未来考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产生一定影响。据相关专业网站的最新数据显示,能够进入中国排名前50名的大学就读的学生,毕业后的收入比在排名50至100名的大学就读的学生高出近30%。
与往年一样,教育部在考试前和考试当天都尽最大努力协调,尽力控制学校区域的噪音。教育部要求各地方部门为可能出现的极端气候做好准备。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六月经常出现暴雨甚至洪水。在高考前几天,许多地方要求卡拉OK、网吧、游乐场等娱乐场所暂停营业。
埃菲社还援引当地媒体的报道称,为确保高考的安全性和公正性,甚至启动了北斗卫星系统来运送中国高考的试卷,这种中国GPS导航系统会对试卷运送过程进行追踪。
北京的院校采用智能监控系统。高灵敏视频识别技术能够检测转头、弯腰拾取物体、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等的一系列“细微动作”。北京市教委称,该系统可以快速识别考生“任何涉嫌作弊的举动”。
与往年一样,每年这个时候,中国社交网络上充满着对高考考生鼓励的信息,网民也怀念他们参加“高考”的日子。“90年代,考场还没有空调,南方考生的试卷都被汗水湿透了。当时,进入大学的比例很低,失败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压力反而比较小。”一位微博用户回忆道。
今年还有一系列的视频在抖音上疯传,显示各地警察用摩托车将走错考场的考生送去指定考点。警察为考生护航成为了各地高考独特的风景线。
(编辑:冀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