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经过2个多月的隔离检疫和过渡适应后,旅韩归华明星大熊猫“福宝”于6月12日在四川省熊猫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正式与公众见面。它一露面,便成了各大社交平台的“顶流”。在“福宝”亮相的前一天下午,基地举行了中外媒体见面会,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和介绍。
6月12日,出生于韩国的大熊猫“福宝”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正式与公众见面。“福宝”于今年4月3日返回位于四川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经过2个多月的隔离检疫和过渡适应后首次与公众见面。(图片来源:中新社)
“福宝”适应良好,爱上了家乡的竹子
大熊猫“福宝”北京时间12日在位于四川汶川县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简称“熊猫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与公众见面。
中新社报道,当日上午,圈舍通往外运动场的小门打开,“福宝”从内舍缓缓走出,在新家院子里好奇地张望、四处嗅探,不久便发现了饲养员精心准备的竹笋、竹子及胡萝卜等美食并开始享用。
大熊猫“福宝”今年4岁,于4月3日结束在韩国的生活,返回中国。与公众见面前,“福宝”顺利适应了运输、隔离检疫、融入种群的各个环节,整体生活稳定,状态良好。
“福宝”所在的圈舍,包含约300平方米的外运动场。该外运动场模拟了自然生态环境,有高耸的树木、涓涓流水,还有爬架等特制设施,为“福宝”提供嬉戏空间。
“福宝”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在新家中格外放松惬意。它时而在翠绿的草地上悠闲漫步;时而攀上爬架等设施,或坐或卧;时而来到水池边喝水,并用前爪轻轻拍打水面,溅起水花自娱自乐。填饱肚子后,它又躺回树荫下,四肢朝天,慵懒打盹。
“作为大熊猫的粉丝,我提前买好门票,专程赶来与它近距离接触。”游客唐盈激动地说。为满足更多粉丝的愿望,熊猫中心通过线上直播,让“福宝”与公众“云见面”。卧龙神树坪基地还将根据游客接待量,适时对“福宝”圈舍实行限流限时参观。
熊猫中心副主任魏荣平介绍,除了提供良好的生活场馆和优质的食物保障外,熊猫中心组建了专业技术团队,制定生活起居和食谱方案,通过行为训练、身体接触、语言交流等方式,助力“福宝”适应新的环境,逐渐融入大熊猫种群生活。
在与“福宝”接触时,饲养员徐翔常用手指轻触“福宝”鼻尖,传递友好信号并建立信任。他表示,“福宝”对新环境适应得很快,仅用7天至10天就适应了四川话发音。“目前,它已能听懂‘过来’‘坐下’等方言,也爱上了家乡的竹子。”
断毛现象逐步改善,“受虐”谣言不攻自破
12日上午9时许,“福宝”开始露面,包括新华社、央视网在内的中国官方媒体纷纷进行了直播,众多媒体也都进行了转播。上午10时许,短短一个小时,“福宝”便登上了新浪、头条、腾讯、百度等各大网络平台的热搜榜第一,成为熊猫界当之无愧的“顶流”。
“福宝”回国后的身体状态也一直备受关注。此前,网上曾传出“福宝”回国后“受虐”的谣言,传言的主要依据为福宝脱毛、福宝脖颈处凹陷以及社交平台流传图片等。
然而,相关指控经不起推敲。上海澎湃新闻网整理了部分在韩国论坛等平台传播度较高的说法,发现这些谣言主要源自网友的“推论”,没有实证,且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此前已多次对其中多个说法进行了辟谣。
中国央视新闻报道,6月11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中外媒体见面会上,基地饲养员也对此进行了说明。
饲养员徐翔介绍,“福宝”喜欢翻滚、玩耍,还喜欢用脖颈或者屁股蹭墙体或者栏杆,所以这些部位的毛色就会存在一些色差。因为大熊猫的毛发上有自然分泌的油脂,如果单纯为了干净漂亮而进行清洗,反而容易导致油脂过多流失而引发其他一些疾病。
而针对“福宝”断毛现象,饲养员介绍,在“福宝”隔离期间,经检查,“福宝”断毛区域并无明显皮屑增多、红肿、皮癣等异常表现,没有发现引起断毛的病原。在将其转移至繁育园一段时间后,其断毛现象也逐步改善。
徐翔表示,断毛现象在大熊猫中属于比较常见的现象,多与季节变化、环境因素和激素水平的波动有关系。每年,从繁殖季冬春季交接开始到夏季较为明显。总体来说,“福宝”健康状况良好。
成都川观新闻报道,见面会上,“福宝”回乡后的适应情况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已经适应了新的饮食习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介绍,过去两个多月,“福宝”的食物仍以精饲料,特别是大熊猫“窝窝头”为主。而随着新的奶爸奶妈们与“福宝”磨合加快,饲养人员开始逐步调整“福宝”的食谱。目前来看,“福宝”对于家乡的竹笋、胡萝卜、苹果等接受程度较高。随着“福宝”不断融入故乡生活,她的“食谱”也将越来越有家乡特色。
“‘福宝’的体重,就是她对家乡饮食适应度好和胃口好的证明。”李德生介绍,过去两个多月,“福宝”的体重在103公斤~106公斤之间波动。这个体重不仅与“福宝”旅韩期间相差无几,也属于该年龄段大熊猫的正常范围。
6月12日,出生于韩国的大熊猫“福宝”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正式与公众见面。
何时择偶?未到“谈婚论嫁”年龄
再过一个多月,“福宝”就将年满4岁。“福宝”什么时候择偶?它的择偶标准又是什么?这些也是大家关心、感兴趣的话题。
中国央视网报道,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荣平称:“雌性大熊猫一般5至6岁达到育龄期,按照现在优生优育的管理原则,我们会通过实施全国大熊猫优化配对繁殖年度计划来确定‘福宝’是不是要参加繁育。‘福宝’今年才4岁,对它来说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年龄。我们也会做好营养供给,给它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开展行为培训,保证其身体和行为的正常发育,为它未来参加繁育做好准备。”
成都川观新闻报道,魏荣平说,目前,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通过不断优化繁殖技术,提升了一系列包括大熊猫种群的自然交配能力的培训,繁育行为的评估、技术监测等技术。近年来,在大熊猫繁育方面已实现显著提高,双胞胎率已从50%增长到66%。
至于“福宝”的择偶,需要“翻族谱”并重点考虑遗传多样性。
魏荣平介绍,大熊猫繁育工作自1963年开始。经过多年发展,随着圈养种群数量的增加,业界已由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阶段性发展。目前,圈养大熊猫正处于“优生优育”的阶段。
为了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每只大熊猫都有谱系记录,专家团队会根据大熊猫的谱系记录,来评估每只大熊猫的亲缘关系。如果某个个体在群体中的家族成员越多,则代表亲缘系数较高,反之亦然。因此,每只大熊猫参与下一代繁育,都需要通过科学评估,将计算选择适配系数和指数,来确定配对对象。进而,让每个个体的遗传基因都能在种群里长期保留,使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
魏荣平介绍,接下来,他们将会对“福宝”进行密切关注,一旦时机成熟,将会适时安排“福宝”繁育下一代。
悄悄去“串门”,“福宝”有了社交圈
信任感在“福宝”和饲养员徐翔之间建立起后,徐翔就有了更多机会贴身照顾它。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饲养员发现原来“福宝”喜欢社交。
中国央视网报道,美好的一天从呼朋唤友开始!东看看,西瞅瞅,“福宝”在运动场里寻找小伙伴。发现“邻居”不在家,先逛一圈再说。看起来,房子大小差不多,格局也大差不差,至于吃的,不都是竹子嘛。这下,“福宝”踏实了,回自个家继续嘎嘎炫饭。
徐翔有个“福宝”专属记事本,里面记载的就是“福宝”的成长日记。不难看出,在每天的饮食、运动、社交活动中,“福宝”显示出良好的生活节律:早上遛弯做运动,各种交际扩大朋友圈;上午活动量大,吃的多点,尤其偏爱竹子;中午过后就开启“午休”,睡够了再吃一顿,再开始一段花式“撒娇卖萌”。
文创上新、民宿客满、粉丝到位……亮相前氛围感已拉满
值得注意的是,“福宝”的此次亮相备受关注。11日,红星新闻记者前往四川卧龙特区的熊猫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进行实地探访。这里群山环绕、溪水潺潺、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是大熊猫理想的自然生活环境,被“熊猫粉”称为“熊猫五星级生态酒店”。
今年4月3日,大熊猫“福宝”结束在韩国爱宝乐园的旅居生活,回到中国并入住熊猫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为与“福宝”见面,有韩国游客自备“福宝”元素DIY手机壳、T恤,还有韩国游客现场分享与“福宝”的故事,并“祝‘福宝’越长越漂亮!”
卧龙神树坪基地内的文创礼品店上新了近10款“福宝”文创产品,同时设立了“福宝”专区。
此外,“福宝”也带火了景区周边民宿、餐馆等,有民宿老板称:“预订火热,韩国游客增多。”
“这是我在网上挑选的照片,自己DIY的‘福宝’元素手机壳,很可爱吧!”在熊猫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内,韩国游客金粹暻向记者展示她的“装备”,她身穿印有“福宝”照片的短袖,书包上还挂着几只熊猫玩偶,“我喜欢‘福宝’有一年多了,通过视频、网络陪它成长,但我还没见过真的它。”
“很期待与‘福宝’见面。”金粹暻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她透露自己来中国生活已有10余年,“目前我在上海工作,这次为见‘福宝’,我特意改签了航班,晚三天回上海。”她接着说,通过个人运营社交账号,她在网络上认识了很多喜欢熊猫的朋友,“他们都知道我要来看‘福宝’,希望我多拍一些视频、照片分享给他们。我也很乐意向他们介绍‘福宝’在神树坪基地的新家,这里环境很好。”
(编辑:李璟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