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阿勒泰火了 但新疆的美不止阿勒泰

【欧洲时报网】近期,随着热播剧《我的阿勒泰》火热收官,阿勒泰也成为很多人向往的诗与远方。2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孙红梅说,“阿勒泰是新疆的一个缩影。”

《我的阿勒泰》为什么打动观众?

《中国青年报》报道,“这部电视剧之所以打动和吸引观众,是新疆绮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还有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孙红梅就电视剧《我的阿勒泰》走红,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图为新疆阿勒泰风景。(图片来源:新华社)

“阿勒泰是新疆的一个缩影。”孙红梅说,新疆拥有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这里自然景观独特,雪山戈壁、森林草原、河湖沙漠独具魅力;这里历史底蕴深厚,四大文明在此交汇,楼兰古城、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遗址举世闻名;这里多民族文化交融荟萃,维吾尔木卡姆、玛纳斯、阿依特斯、江格尔等文化瑰宝熠熠生辉。”

孙红梅介绍,未来,新疆将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迈进,让旅游业成为兴疆富民的支柱产业。新疆将加快推进西域都护府遗址群考古遗址公园,北庭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依托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等世界级文化遗产建设高品质的旅游景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今年新疆非遗馆将落成并开馆。

她还表示,新疆还将加强旅游景区改造升级,发挥世界遗产和国家5A级景区带动作用,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升独库公路、G219、伊昭公路、阿禾公路等特色风景道的品质,打造国内顶级自驾旅游线路;依托阿尔泰山、天山丰富的冰雪资源优势,推动冰雪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世界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胜地;大力发展探险游、研学游、康养游、沙漠游、低空游等特种旅游,创新发展民族民俗风情旅游,开发边境旅游、跨境旅游等产品。此外,新疆还将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综合服务设施,加快推进智慧旅游的建设,推进入境旅游的便利化,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打造“微笑新疆”服务品牌。

孙红梅说,“现在新疆已到了最美好的时节,欢迎大家畅游新疆。”

另据中新社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表示,2023年新疆旅游人次创历史新高,旅游收入增长2.27倍。

提前到来的阿勒泰旅游旺季

中新网报道,地处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素有“金山银水”的美誉,这里不仅有着喀纳斯、可可托海等闻名遐迩的热门景区,更是知名的冰雪旅游胜地。演员马伊琍曾回忆,在阿勒泰拍摄的两个多月像做了一场美梦,“任何设备都无法记录那里的美,因为它的美是跟空气、呼吸、湿度还有当地的草、牛、羊、马、人结合在一起的。”

“我好像潮湿的腐木,晒到了阳光。好明媚,好治愈,看着好想流泪。”社交网络上,大家又把《我的阿勒泰》叫做“赛博吸氧剧”、“大美新疆宣传片”。

最近这段时间,比《我的阿勒泰》主创和观众更忙碌的,恐怕还要数阿勒泰地区文体广旅局和当地旅游行业的从业者们。

“这两天有好多找我们咨询阿勒泰旅游的游客,他们都说是看了电视剧来的。”一位阿勒泰当地旅行社的负责人张蕾向记者透露。在她运营的短视频账号里,每天都会涌入许多网友留言:“这个季节草绿了没?”“这个月底,有一起去阿勒泰的旅游搭子吗?”

张蕾说,往年阿勒泰的旅游旺季多集中在7、8、9月和冰雪季,但随着电视剧热播,她预计今年阿勒泰旅游旺季应该会提前到来。目前,她所在的旅行社已经推出《我的阿勒泰》相关旅游路线,剧里的“张凤侠小卖部”、“巴太树”等都成为了标志性打卡地。

在《我的阿勒泰》拍摄地哈巴河县、布尔津县等地,如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据统计,自5月7日剧播出以来,布尔津县累计接待游客达44.55万人次,同比增长68.04%,旅游综合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64.15%。

电视剧的热播让大家发现了阿勒泰多样的美,与此同时,当地也正在拿出十足的诚意回馈着全网的热情关注。

实际上,早在4月《我的阿勒泰》有播出消息传出时,各个阿勒泰相关社交平台账号就进入了疯狂安利模式,剧播之后,更是用图文短视频等形式陆续推出详细的“吃住行游购娱大礼包”,大到阿勒泰热门景点、影视剧同款路线,小到演员住过的同款民宿,甚至具体到哪家菜馆推出了优惠菜品、商超的促销商品价格低到了多少钱,都给游客们标注了出来。

影视IP与文旅的双向奔赴,也早早开始酝酿。此前举行的发布会上,播出平台、出版社就宣布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阿勒泰地区文体广旅局共同推出文旅联动计划,合力提升“我的阿勒泰”这一IP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德丽达·那比曾在采访中说,“阿勒泰太远了,想要被大家看到,想要被大家记住,阿勒泰就要在每一次能够绽放的时候浓烈地绽放。”

影视剧+文旅,能抓住人也要能留住人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如今,前往热播影视剧里的取景地打卡,成为了许多游客的出行新选择。影视剧为观众提供了极具代入感的场景,而游客们通过深入拍摄地旅游,也与喜爱的故事角色产生了深深共情。

去年年初,由刘亦菲、李现主演的《去有风的地方》热播,温情恬静的当代乡村生活让本就是旅游胜地的大理再度火爆。据报道,剧播之前,凤阳邑茶马古道每天游客量仅有50到100人,而播出之后的第3天到第5天,游客量每天暴增至500到1000人左右。

2023年底,大理州文旅局宣布拟对《去有风的地方》给予200万元奖励,并将围绕取景点做好提升完善和新景点开发打造,把“流量”转化为“留量”。

《狂飙》带火广东江门、《春色寄情人》带火福建泉州……即便是大家熟知的热门城市,也能通过影视剧的演绎被发掘出全新魅力。今年年初播出的《繁花》,让上海的排骨年糕、泡饭等美食订单量暴涨,黄河路等剧中地标更是迎来了许多市民和游客打卡。

影视剧热播带动旅游热,达成文旅联动的共赢,但总结近年来的出圈案例,一方面需要剧集本身的口碑过硬,一方面也需要旅游城市修炼好“内功”。如何抓住剧集的长尾效应,也对城市的基础设施、接待能力、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德丽达·那比曾表示,目前对于阿勒泰文旅产业发展来说,交通还有很大制约,接下来他们会加大和航空公司的对接合作,在国内一些重点城市开通直航。

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他们也将继续改善基础性服务,比如补充移动式厕所,优化区间车线路,提升餐饮服务质量、住宿质量等等。“今年我们还会在景区加大张贴投诉电话,网友哪怕半夜给我打电话都行,只要能把问题解决好。”

与此同时,对于阿勒泰这样自然资源丰富的旅游胜地,如何在接住泼天流量的同时,保护性开发原生态景观,同样也是一门值得关注的课题。

最近,哈巴河县内因剧爆火的“巴太树”景点旁立起了“禁止两人以上攀爬”的提示立牌,由于树木承重有限而打卡游客过多,很多网友也在评论里表达了担心:“真心不建议再爬树了。”“一定要保护好啊。”

书籍和影视剧是外地游客认识一座城市的窗口,而美丽的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质的旅游服务是旅游产业长青的关键,在“影视+文旅”这个热门赛道,大家仍在期待更多的“阿勒泰”出现。

(编辑:李朔)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