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14日,白宫发布声明表示,拜登政府宣布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新关税税率。中方回应称,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白宫扬言对电动汽车等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路透社报道,白宫14日宣称将对包括电动汽车、电脑芯片、医疗用品在内的一系列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报道说,美国总统拜登此举是冒着大选之年对华关系恶化的风险,争取那些给他经济政策打低分的选民的支持。
路透社称,根据白宫14日最新声明,拜登政府将继续保留其前任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并加大对其他商品的关税力度。白宫这份声明再次老调重弹,借口所谓“不公平做法”,渲染中国商品对美国经济安全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
报道还提到,白宫宣称,新措施将影响价值180亿美元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包括钢铁和铝材、半导体、电池、关键矿物、太阳能电池和起重机等。
上海一财网报道,白宫国家经济顾问布雷纳德表示,加征关税的目的是确保拜登的立法措施(如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芯片与科学法》以及《基础设施法案》)所创造的新的制造业就业机会不会被中国的大量出口所“削弱”,这些领域包括电动汽车、电池、重要医疗设备、钢铝、半导体和太阳能。
根据白宫的声明,根据301条款,某些钢铁和铝产品的关税税率将从0-7.5%增加到2024年的25%。白宫称,钢铁是美国经济的重要部门,最近,拜登政府宣布为包括钢铁和铝在内的33个清洁生产项目投资60亿美元。
在半导体领域,拜登政府决定,到2025年,对中国的半导体的关税税率将从25%提高到50%。在电动汽车领域,2024年,电动汽车关税税率将从25%提高到100%。在太阳能电池领域,2024年,太阳能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模块)的关税税率将从25%提高到50%。
在电池、电池组件和关键矿物方面,2024年,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的关税税率将从7.5%提高到25%;2026年,锂离子非电动汽车电池的关税税率将从7.5%提高到25%。电池零部件的关税率将在2024年从7.5%提高到25%。天然石墨和永久磁铁的关税税率将从零增加到2026年的25%。某些其他关键矿物的关税税率将在2024年从零增至25%。
此外,2024年,船岸起重机的关税税率将从0%提高到25%。在医疗用品领域,2024年,注射器和针头的关税税率将从0%提高到50%。对于某些个人防护设备(PPE),包括某些呼吸器和口罩,关税税率将从0-7.5%提高到2024年的25%。2026年,橡胶医用和外科手套的关税将从7.5%提高到25%。
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中国外交部网站报道,在5月14日外交部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美方此举表示,中方一贯反对违反世贸规则,单方面加征关税,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另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4日就美方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发表谈话时强调,中方坚决反对并严正交涉。
发言人表示,美方出于国内政治考虑,滥用301关税复审程序,进一步提高部分对华产品加征的301关税,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是典型的政治操弄,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世贸组织早已裁决301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美方非但不予以纠正,反而一意孤行,一错再错。
发言人指,美方提高301关税违背了拜登总统“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与中国脱钩断链”的承诺,也不符合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精神,这将严重影响双边合作氛围。美方应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措施。中方将采取坚决措施,捍卫自身权益。
中国车企如何面对
需要看到的是,此次拜登政府潜在的措施与其说是为了压制细分市场,不如说是为了阻止预期的进口增长:中国的钢铁、铝和汽车目前只占美国供应量的很小一部分。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则称,目前超过80%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在中国进行,而在中国生产一块电池板的成本要比美国便宜60%。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磊表示,目前中国电动车占美国市场份额不大,在这个初始阶段增加关税的阵痛会小一些。美方的逻辑是,若没有干涉,中国电动汽车占美国的市场份额势必会上涨,在对中国供应链形成依赖后加以干涉的成本会更大。
值得关注的是,拜登政府的多位经济顾问对于是否调整特朗普时代的关税仍存在分歧。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主张提高关税,美国应采取“早期行动、果断行动”以保护美国电动汽车行业免受中国的影响。而财政部长耶伦等其他人则呼吁降低消费品关税,同时将关税重点放在战略部门。
对此,孙磊表示,若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一事为事实,短期内对特斯拉等在中国投资建厂的车企有较大影响。以特斯拉为例,如果加征关税,目前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将只能在中国或除美国外的其他市场销售,这会导致车企的固定成本提高。但特斯拉在德国等其他国家的超级工厂可以对这一变动进行消化和调整。
孙磊表示,对于中企来说,考虑转移投资的压力会更大,决策步伐会加快。此外,这一变化影响的不仅是电动汽车产业。由于汽车产品的供应链非常长,汽车组装和生产迁移到其他国家可能会导致包括钢铝、发动机技术、锂电池等在内的整条供应链也受影响。
(编辑:李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