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华人论坛
【观海听潮】本属无伤大雅的选举却变得险象环生

欧洲议会选举对欧盟成员国的政治格局并无影响,仅具象征意义。一般人对欧洲议会的功能了解不多,认为距离自己较远。法国的投票率极少超过50%。但2024年的选举却非比往常,评论称之为“险象环生的选举”。

欧洲议会选举将于6月6—9日举行,欧盟27个成员国将选出720名欧洲议会议员,占比最多的德法意3国分别96名、81名和76名。各国的选举名单均已出炉,竞选活动已于3月1日起相继启动。民调显示不少国家的极右翼政党得票率居首,法国自然不会例外。在极右翼政党可能在欧洲议会占据多数的前景下,不少人担心政治力量失衡将会对欧盟的各项决策产生明显影响。一是各国的极右势力和疑欧力量更加膨胀。最新民调显示,法奥波等9个国家的极右政党会获得多数票,另有9个国家的极右政党的获票率可能上升至第二或第三位。二是欧洲议会的疑欧议员数量创新纪录。欧洲外交理事会预测,疑欧议员可能由127名增至180多名,改变力量对比。法意德的极右翼政党将在欧洲议会整合,匈牙利执政的青民盟也可能加入。三是欧洲议会的投票倾向将会发生变化。虽然各政党在投票时会根据不同的议题组成不同的联盟,但由于极右翼政党力量壮大,欧洲议会的政治倾向势必向右倾斜。可以预料,欧洲议会在移民问题上的立场会更加强硬,欧盟对波匈等国违背法治与公民自由权利的制裁法案将不会通过。

新一届欧洲议会的力量组合,使欧盟《绿色条约》能否顺利执行出现不确定性。根据欧委会主度冯德莱恩提出的生态过渡期设想,欧盟2035年停止出售燃油汽车,2050年实现碳中和,设定可替代能源的若干目标等,得到绿党联盟和左翼议员的支持,在欧洲议会获得通过。部分右翼议员认为欧委会在执行《绿色条约》过程中步伐太快,急于求成。欧盟各成员国农民表达愤怒后,这种情绪更趋强烈,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中的生态限制性条款也受到激烈批评。欧盟实际上已同意松动共同农业政策中的环保规定,极右联盟要求停止执行《绿色条约》中的一些条款,甚至要求推翻多项条款。3月15日,欧委会决定松动甚至取消欧盟2023-2027年度共同农业政策中业已于2023年生效的部分“绿色”条款,比如强行休耕和轮耕制度,以增加农民收入。欧盟生态转型政策大幅回调,实为形势使然。

欧洲议会政治图谱变化可能影响欧盟对乌克兰战争的态度,以及欧盟对俄罗斯的政策,以及欧洲防务走向与欧盟扩员等问题。欧盟在未来数月里须就对乌援助做出选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再次所言美国不会全力保护北约成员国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提议成立欧洲防务委员会,欧洲防务问题必将成为下届欧洲议会的讨论重点。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加入欧盟事宜,以及与俄罗斯的关系,随着亲俄议员增加,加上不主张对俄实施强硬制裁的议员,欧洲议会在对外政策投票时将会重新洗牌。

法国执政的复兴党仍以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为主要竞争对手。由于欧盟各国民粹主义和疑欧主义政党均呈强势崛起态势,国民联盟在本届欧洲议会选举中获得较大优势已不可阻挡,复兴党意识到必须急起直追。复兴党3月9日在里尔召开大型集会,正式开启欧洲议会选举活动,主要针对国民联盟。为争取选票,国民联盟的政策主张已明显趋于温和,不再说要脱欧和退出欧元区,不再说要恢复死刑和禁止堕胎,不再说要废除共同农业政策和反对欧盟扩员。评论称复兴党“重炮”轰击国民联盟,把与国民联盟的搏斗再次升格到国家前途之争,把国民联盟称为普京的同谋和“法国脱欧党”(Frexit),说该党现只是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了,而是通过全面否定来摧毁欧盟,把国民联盟议员描述成“恐怖食利者”。阿塔尔总理说国民联盟的目的是脱欧,“勒庞集团的本质就是骗人”。

复兴党竞选团队领衔人艾耶把勒庞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比作二战初期的法国总理达拉弟和英国首相张伯伦,对纳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我们现在已是1928年和慕尼黑,午夜差一分钟。”前总理菲利普则批评有些人投喂“鳄鱼”,只求自己“晚些被吃掉”。“欧盟处于决定性时刻,要防止极右摧毁欧盟。”

复兴党的竞选口号仍为“更加强大、团结、民主的欧盟”。欧洲事务部长级代表巴罗呼吁法国民众动员起来,说乌克兰的地位在欧洲,俄对欧洲的威胁升至最高级别,强化欧洲防务已是当务之急。“6月9日选举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不是谁占胜谁的问题,而是要把关心民众利益的人选入欧洲议会,以便让他们代表你们。”国民联盟要求执行更加严厉的移民政策,加强边境管理,驱逐非法移民,须对欧盟实施重大改革后才能接收新成员。在援乌问题上,巴罗承认欧盟各国虽然立场一致,但力量有大小之分,彼此间只能相互补充。乌克兰虽然是欧洲俱乐部的成员,但要加入欧盟需进行改革,以便符合欧盟有关法制国家的标准。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入盟不能冲击欧盟国家市场和共同农业政策,破坏欧盟团结,不能冲击欧盟模式。关于欧洲防务,特朗普的言论使欧盟认识到必须继续努力实现欧洲防务自主。“数十年来一直依靠美国,现在是摆脱对美依赖的时候了。”

马克龙总统把对乌援助作为欧洲议会选举的主要议题之一,主要攻击对象也是国民联盟。援乌议题成为争取选票的重要筹码,“不能让俄军队抵达法国”。国民联盟领导人巴尔德拉说,马克龙把国民联盟比作“外国占领军”是“不负责任”。社会党第一书记富尔说,遗憾的是总统每逢选举都把战争作为争取选票的工具。“这是法国,不要当游戏男。”

反对党批评马克龙“不排除派兵”的言论是“不负责任”。

马克龙已先后3次主持援乌国际会议,又分别在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织辩论会,就与乌双边安全协议举行非强制性投票,以372:99和293:22的高比率获得通过。国民联盟弃权,不屈法国和法共反对。阿塔尔总理说,弃权是逃避,反对票则是背离历史,要求国民警惕俄胜利后对日常生活产生的“具体”危险。食物价格和能源均会上涨10倍,对民众购买力将是一场灾难,生活陷入困境。勒庞女士说她并不反对援乌,但不应为了选举而把援乌工具化,“不能说不亲马克龙就是亲普京”。

3月14日,马克龙在电视采访中称乌战关系到“欧洲与法国的生存”,重申“俄不能也不应胜利”,俄胜利即欧洲失去安全,欧盟的信誉将丧失殆尽。盟国应准备战争升级到欧洲级别。

3月16日,马克龙回答《巴黎人报》记者提问,重申在乌“可能需要进行地面行动”,“虽然不希望,也不会采取主动”,但“特定时刻”可能会在乌进行不同形式的地面行动,“不要被吓唬住了”。“俄只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中等强国,经济总量低于德法。”“从未和德国总理生过气,在所有目标和对形势分析望方面高度一致”,“没有战略分歧”。“德国的战略文化是高度谨慎,不对外进行干预,远离核武器。法国拥有核武器和强大的职业军队,与德国模式差异很大。”“德国财政空间大,但法国可以做德国做不到的事情。”

评论指出,马克龙把援乌抗俄作为主要竞选议题,具有很大风险。法国民众的反战情绪并未因总统的言论而下降,抗议有增无减。农民抗议活动还在延烧。3月16日,巴黎爆发反北约游行,要求“立即退出北约和欧盟”、“弹劾马克龙”、“对第三次世界大战说不”。

随着欧洲议会选举日期临近,欧洲各国的罢工和抗议风潮还会加剧,各种不满情绪都在寻找发泄通道。

(本栏目文章为一家之言,不代表本报立场)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