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记者孔帆巴黎报道】1月23日,在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化旅游年启幕之际,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中国故事”系列讲座之“贝尔蒙多父子的中国情结”讲座,邀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法国国际电视台TV5Monde前资深时政评论客座记者、中国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得主、“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董纯女士,讲述她本人及其丈夫中国作家沈大力教授二人与法国艺术巨星贝尔蒙多父子交往的难忘经历与珍贵记忆。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刘红革、副主任梁成喜与法国退役空军五星上将弗朗索瓦·梅尔梅、法国夏乐宫建筑与文化博物馆策展总监埃马纽埃尔·布雷翁等100余名听众出席讲座,聆听跨越六十年时空的文化故事,分享深化中法思想交流的体会,展望两国关系与友谊的美好未来。
保尔·贝尔蒙多(Paul Belmondo)是法国著名雕塑家,其子让-保尔·贝尔蒙多(Jean-Paul Belmondo)是法国享誉影坛的巨星。讲座以“上海电视台摄制组采访让-保尔·贝尔蒙多”、“巴黎戈德弗鲁瓦街小旅馆外景”、“周恩来总理浮雕像”三张极具代表性的照片开始。“从未踏上过中国国土、对中国这一遥远、神秘的东方国度只有一种模糊仰慕的保尔·贝尔蒙多是如何萌生了为周恩来总理塑像的想法的?”随着董纯的娓娓道来,尘封的历史面纱层层拉开。最初向巴黎市政府建议为周总理塑像的是董纯与沈大力的好友、著名英籍华裔女作家、周恩来传记作者韩素音,以纪念周总理1922年至1924年的留法岁月。当时的巴黎市长欣然同意,在巴黎市政府大力赞助、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积极协助下,保尔·贝尔蒙多被选定为理想的雕塑家人选。雕塑家当时仅有一张周恩来的正面照片,工作面临不小挑战,然而贝尔蒙多克服困难,每天早出晚归,连续奋战数日终于圆满完成创作。
主讲人董纯女士讲述难忘经历。本文图片均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提供
现年90岁的法国空军前五星上将,现法国国防特种部队退休人员协会主席弗朗索瓦·梅尔梅在讲座结束后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
当年,沈大力多次到贝尔蒙多工作室拜访,亲眼见证了其为周总理塑像的全过程。贝尔蒙多表示:“我要把更多的光集中到周恩来的脸上,突出他的内心世界、展现他的生命与魅力。”1979年10月16日,周恩来浮雕像成功镶嵌到德弗鲁瓦街“海王星旅馆”的墙上。周总理纪念像揭幕典礼于当天下午四点在巴黎意大利广场举行。当天早晨,贝尔蒙多悄然来到雕像面前,静静地看了许久。后来听沈大力讲述对其所塑周总理雕像的印象时,贝尔蒙多表示:“我真是太开心了!如果时间更充裕,我会雕刻一尊等身像,更好地表现周恩来充满魅力的人格。我非常崇敬周总理,这次能为他塑像,我倍感自豪。通过为其塑像,表达了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董纯介绍说,保尔·贝尔蒙多这位拉丁气质的艺术家,一直被东方艺术深深吸引,法国电视里播放的中国大同云冈石窟的雄伟画面令其心驰神往,他渴望去中国亲眼目睹一番。云冈石窟也是法国前总统乔治·蓬皮杜1973年访问中国期间参观的景点之一。1981年中国艺术家协会正式邀请贝尔蒙多前往中国,不幸的是,1982年1月1日这位杰出的法国艺术家因离世未能实现中国之旅。
在董纯的回忆中,让-保尔·贝尔蒙多是一位兼实力、热情、敬业、演技于一体的法国影坛巨星,他继承了父亲保尔·贝尔蒙多认真、谦逊、持之以恒的品质。1995年上海电视台来欧洲拍摄电视纪录片《巨人的足迹》期间,让-保尔·贝尔蒙多在巴黎接受采访,深情回忆了父亲当年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全家人感受的“中国情结”,董纯担任采访翻译。让-保尔·贝尔蒙多在采访中透露,父亲为周恩来塑像的两周里,家中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全家人几乎都成了中国迷。
让-保尔·贝尔蒙多以电影《王中王》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采访过程中,他请中国拍摄组转达对中国观众的敬意。短短半个小时的采访中,让-保尔·贝尔蒙多次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感激之情,感谢中国人民还记得十几年前父亲为周恩来塑像一事,也很开心得知周恩来旅法期间的所住旅馆如今成了著名纪念景点。当被问及是否有一天他会去中国旅游、进一步了解中国时,让-保尔·贝尔蒙多回答:“应该是,不过我最大的愿望是在中国办展览,让中国人民更多地了解我父亲的雕塑作品。毕竟我父亲才是伟大的艺术家,而不是我!”保尔·贝尔蒙多去世后,让-保尔·贝尔蒙多兄妹三人2007年将父亲全部作品捐献给了布洛涅-比扬古市,成立了保尔·贝尔蒙多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