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侨界新闻
德国也有缅北式诈骗?亲历者讲述两次“险些”被骗经历

【欧洲时报蓝蒿报道】随着越来越多真实事件的曝光,“缅北”已经变成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地方。当地诈骗团伙的阴险、毒辣,简直超出人的想象。然而,诈骗不分国界,身在德国的你也极有可能被骗子盯上。

小编自己就亲历了两次“险些”被骗的事件。

ebay kleinanzeigen上的“宠夫狂魔”

应用程序“ebay kleinanzeigen”可以说是德国最有名的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但同样也是各路骗子的聚集地。买到残次品、转账后收不到货,都是常有的事。不过,如果你以为被骗的只是“买家”,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事情是这样的。就在前天,小编将一双闲置的男鞋挂到了ebay kleinanzeigen上。没多久,一个名叫“伊丽莎白”的买家发来消息,表示对这双鞋很感兴趣,并主动索要paypal支付账号。

在小编将账号(一个邮箱地址)发给对方后,ebay自动弹出了一条消息,大意是提示我注意保护隐私,并推荐我使用平台的“安全支付”功能。

图为ebayKeinanzeigeAPP弹出的信息。(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自欧洲时报德国版微信公众号“道德经”

就在这个时候,“伊丽莎白”发来信息说,她刚刚收到了平台“安全支付”的提示,且已经按提示开通了该功能,并告诉小编会收到一封官方的电子邮件,要求我也按步骤操作一下。

果然,小编收到了这封邮件,里面包含一个链接,打开后会要求你输入你的卡号信息。

疑似官方发来的激活“安全支付”的邮件。

小编之所以很快意识到这是一场骗局,是因为整件事有不少疑点。

比如对方的聊天记录都是发的一整段的、语法工整的信息,不太符合正常人的说话习惯;再比如,如果你仔细看邮件发件人地址的话,就会发现它很古怪,不像是官方邮件。

当然,最重要的是,小编要卖的其实是一双26码的童鞋,但我们看看“伊丽莎白”具体是怎么回复的——

好一个“宠夫狂魔”,但这个鞋子你丈夫恐怕是穿不下呢!

大家可能觉得上面这个骗子不够“高明”,其实只要骗子稍微用点心,比如不使用聊天的模板、比如回复速度再慢一点,就会有更多的人中招。查询相关新闻会发现,已经有很多人遭遇了类似的诈骗。

这个骗术的关键就是,那个弹窗信息真的是ebay平台自动发出的,骗子利用的就是这一点。另外很多人可能以为填写卡号不会有危险(毕竟我们在开通paypal等网络支付的账号时也需要填卡号),但骗子完全可能盗取你的信息;如果要你填的是信用卡,那更是要小心了。

immosout24上的“英国工程师”

immosout24是德国著名的房地产交易网站。有段时间,小编也是“买房心切”,经常性地浏览平台上的房源。有一天,小编发现了一个价格便宜、位置又不错的房子,连忙向卖方发了邮件约看房,因为对方在卖房广告里直接留了一个私人邮箱。

然而,对方并没有及时回复消息;不仅如此,那个房源很快就从网上下架了。这很难不让人想到,是不是因为房子便宜,问得人太多所以下架了?这个时候你甚至已经开始后悔自己是不是手速慢了……

过了两天的时间,小编才收到房主的回复。房主称自己是工程师,现在住在英国,只好把以前在德国的房子卖掉,并简单介绍了房子的情况和详细地址。房主最后还说如果用英语交流的话会更方便。

邮件很容易看出来是群发的,对方显然有意为之——这让小编看到了“机会”:只要用英语跟对方交流,就能在众多潜在购买者当中“脱颖而出”,抢得先机。可是,在回复对方后,还是迟迟等不到对方的回复,说实话,让人等得是有点“心急”。

终于等到了房主的回复。对方又介绍了房子更多的信息,比如社区便利、邻居友好等等,并表示自己已经和丈夫及两个孩子移居英国,只有假期才能来德国看看,所以委托了伦敦一家中介公司负责房屋的销售,房屋文件和钥匙都在伦敦保管。房主接着要求我提供姓名、地址、手机号等信息以安排看房。

邮件的最后还道歉说,因为要忙着看孩子,所以消息回复不及时。

骗子发给小编的第一封邮件。

到这里,小编其实还无法确定对方100%是骗子,只是出于一种敏感去谷歌搜索了关键词(“买房”、“英语”、“工程师”、“诈骗”等等),果然发现了介绍类似骗局的文章,甚至有一篇是华人同胞亲述的经历,所有的套路都对上号了!

比起ebay的骗子,这个“英国工程师”要高明得多,使用了如下各种“迷魂大法”:

私人邮箱的后缀是一家真实的、在英国有分部的技术公司;房源真实存在(甚至房子细节图片都是真实的,骗子可以使用爬虫软件从卖房网站的旧帖中下载);故意等两三天甚至更久的时间才回复信息,吊足你的胃口;多次谈到自己的孩子,博得买方的同情与好感(买房的人大多是有孩子的人)等等。

据称,骗子的第一步是骗取你的私人信息;随后也可能要求你提供担保金以安排优先看房。总之就是先营造真实感,然后“放长线钓大鱼”。

小编之所以在这里不厌其烦地介绍自己差点被骗的经历,也是为了给广大在德国的读者提个醒。在德国,也有很多“缅北”式的专业行骗者,用花样百出的手段骗取我们的信息或钱财。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骗术”很小儿科,也不要觉得自己肯定不会被骗——要知道,每个诈骗案例的受害人,都曾笃信自己智商超群,绝对不可能受骗。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自己受骗或者差点受骗的经历,大家一起努力,让骗子无路可走!

欧洲时报德国版微信公众号:GermanReport

(编辑:冀果)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