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实习记者李忆南报道】刘健首届油画展于10月19日在伦敦落下帷幕。2019年3月,突发的疾病将这位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才子带离世界,只留下上百幅惟妙惟俏、栩栩如生的画作供人回忆起他辉煌的一生。
该画展举办于威斯敏斯特参考图书馆,画展收录刘健所作包括肖像、静物及风景等30幅小型油画作品。肖像画中笔触之间体现了刘健对于人物细节的刻画完美细致,每个不同人物仿佛都跃然纸上。一幅幅静态的肖像作品活灵活现,好像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在刘健的笔下,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不平凡的故事,就像其不足五十年的人生之路,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与感悟。
“留见SEE YOU”伦敦画展是刘健姐姐为其弟了却的最后一个心愿,自刘健于2017年确诊尿毒症时便开始筹备,由于疫情等原因近期才成功举办。其姐姐表示,刘健在思想和审美上一贯秉持直率和坦荡。对于自己认可的东西,总是不遗余力地去弘扬,对青春、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他总是富有恒心和爱意。尽管后期,他吸收了一些当代画风的表现形式,然而其在内心一直保持着对古典写实艺术的探索,保持着冷静的思考。
刘健姐姐说“这个画展的意义是为了表达‘爱是永恒的主题’”,该画展展现了刘健姐姐对刘健的浓浓爱意,以及刘健本人对于艺术的追求和无法磨灭的爱。
刘健1972年出生于中国辽宁抚顺市,1992年至1996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实验班,师从杨成国、张英超学习油画。2000年至2003年在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大型绘画专业读研究生,师从宋惠民、许荣初先生,为优秀毕业生。硕士毕业后,曾任职于沈阳师范大学美术系,从事油画教学,并著有《绘画材料与基础教学》等教学书籍。他不仅致力于将自己的绘画技能传授给后辈,而且在油画教学方面,刘健是一位造诣深厚,影响广泛的艺术家。其油画作品曾发布于《当代学院艺术》、《中国油画》、《中国美术教育》等众多刊物。
刘健早期油画作品《双人肖像》。(图片来源:主办方供欧洲时报英国版)
刘健早年成名,1995年他以《双人肖像》(Portrait of Two People)获辽宁省首届名家名作油画肖像画展二等奖,当时的他仅23岁,至今为止这幅画作被其母校鲁迅美术学院留校收藏。在早年的学生时代和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刘健均以追求西方古典艺术为理想目标,注重表现事物的和谐优雅,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艺术潮流。传统的学院派古典画风和青春的艺术思潮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早年画作表现了风华正茂的他青春的呐喊和精神追求。一系列的创作都是以青春为写照,表现身边的人、生活以及环境,如《着蓝裙的女青年》、《阳光画室》等作品。
刘健在沈阳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油画期间,加深了其对西方的古典主义的理解与追求。他的绘画风格有更多新的尝试、新的表现形式和突破,并创作了《战争与瘟疫》、《消逝的文明》等作品。其中大型油画《战争与瘟疫》荣获全国教师美术书法摄影竞赛三等奖。在刘健创作生涯的后期,刘健将对周围生活的观察回归到生活的本质,还有对艺术教育环境的思考,并创作了《远方红色的追忆》、《和平鸽与少女》等作品。将年轻人的桀骜个性和对未来的憧憬与懵懂用肖像的形式表现出来,表达出自己对于青春的回忆以及对命运的理解与思考。
刘健晚期油画作品《和平鸽与少女》。(图片来源:主办方供欧洲时报英国版)
刘健的艺术语言,一直保持着具象的表现与追求。无论是圆熟的笔触,还是沉厚的色彩,他一直致力于把握对“青春与生命”的主题追求。
(编辑:李璟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