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记者 陈斯睿、田皓雪子、宋芮昕、戴锦镕 报道】 一年前,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英国首次进入全国封锁。也是从那时开始,英国针对东亚和东南亚群体的仇恨犯罪增加了300%。2021年2月,一位南安普顿大学的中国讲师在社区慢跑时被种族歧视分子殴打,也让很多在英亚裔对自己的安全情况产生担忧。目前亚裔群体在英国的生存状况究竟是怎样的?欧洲时报拨打伦敦市政府和伦敦警察厅的联络热线追访最新数据,并针对亚裔在仇恨犯罪抬头的环境专访英中律师协会主席朱小久、剑桥大学社会学博士,探寻在日趋严峻的生存窘境华裔应何去何从。
伦敦警察厅记录的自2019年3月到2021年2月种族主义和宗教仇恨犯罪案件(Racist and Religious Hate Crime)按月划分的数据。(图片来源:欧洲时报制图)
华裔屡受攻击,英国究竟发生了什么?
近日,一段亚裔男子在纽约地铁内遭黑人男子暴打锁喉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事实上,种族歧视不仅仅是在美国,在英国也频频发生。从新冠疫情的爆发再到“新疆的棉花”,从亚裔到华裔,恶性事件从未停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据英国警方2020年有关种族仇恨犯罪的统计显示,英国地区2020年第一季度针对中国、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种族歧视相比2018年和2019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三百。除此之外,近期一项来自Yougov的数据结果显示,参加调查的中国人中有百分之七十六的人表示自己曾经历过种族歧视事件,这一数字远超其他弱势群体(BAME)。经Nursing in Practice组织调查发现,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在工作中经历或目睹过种族主义行为,黑人、亚裔和少数族裔(BAME)员工报告称,这种种族主义情况会因为冠状病毒而更进一步恶化。一名在英国的中国卫生工作者表示,很多民众都认为冠状病毒起源于中国,这也是矛盾产生的原因之一。那么这一年来,在英国的华裔群体究竟遭遇了什么?
以下是从疫情爆发以来发生的影响范围较大的华裔群体在英收到的歧视案例以及当事人的想法:
2020年4月,住在伦敦北部的王先生被一个16岁的男孩大喊当街进行辱骂,这样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王先生的身心健康,然而事情发生后他仍会见到那个向他喊叫的人,也很害怕那个人会继续对他造成伤害。令人感到不安的是,王先生不仅仅报了警,还提供了目击证人,然而警方对此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在询问了是否有监控录像后在王先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结案了。
2020年10月16号,在NHS工作的华裔医生Alex Lee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了种族歧视,病人要求换一个白人医生。Lee医生的经历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Stephen Powi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中心主任在媒体采访时说道,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都是不被接受的。同时,他对Lee医生立即上报的行为表示赞同与肯定。
图为华裔医生Alex Lee在个人社交平台进行控诉。(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2021年2月26日,南安普顿大学金融管理讲师王朋在慢跑时,面部和肘部受到当地一伙人的猛烈殴打,嘴巴和鼻子受伤流血。他表示,施暴者曾对他喊道“中国病毒、滚出这个国家”等。面对如此明确的种族歧视,他的第一反应是回击,然而对方仗着人多势力大,施暴者从车上下来对王朋进行了殴打。南安普顿大学校长马克史密斯教授声明,这一事件不可宽恕,南安普顿大学对于针对社区成员的暴力或歧视持零容忍态度。在同所大学工作的黄嵩钧博士表示,一部分当地人认为是少数族裔的出现导致他们失去工作,疫情更是使他们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从而发生暴力事件。王朋的事件在华人圈也起到了非常大的轰动,当地的反歧视组织和华人协会在ZOOM上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和王朋博士站在一起”的线上活动并谴责种族歧视行为。
2021年3月9日,一些曾遭受过种族歧视住在威尔士的华裔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Jackie Yip,这位已经在卡迪夫工作的华裔表示虽然于她而言这样的其实情况不算新鲜,但还是依旧令人感到窒息,受到攻击的时候就觉得很生气但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图为Jackie Yip。(图片来源:BBC视频截图)
Robin Zhang就读于卡迪夫大学新闻系,作为一名种族歧视的亲历者,他表示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所以并没有把自己的经历告诉父母家人,并且认为保守的中国文化教育可能意味着更多遭受歧视的学生选择沉默。
这是就读于卡迪夫大学新闻系的Robin Zhang。(图片来源:BBC视频截图)
2021年3月29日,伦敦一家饺子店的老板李先生在金丝雀码头附近散步时,有两名男子向他们吐口水。李先生表示,作为一名亚裔人士会有很多令人不安的体验,比如小的时候会因为与众不同的长相、名字,甚至是不同于别人的午餐也会收到歧视,他们走过你身边可能会向你扔石头,然而能做的就只有尽量去适应这样的环境。
这是伦敦饺子店的老板李先生的社交平台截图。(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其实无论是在英国还是美国,近年来种族歧视案件数目的持续增长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华人律师、英中律师协会会长朱小久在2020年5月29日成立了”国际华人应对种族歧视联盟“(ICAAR),致力于向华侨华人普及维权所需的法律知识。部分居住在伦敦的律师联手发起请愿,要求英国国会讨论反对对种族歧视的政策。这一系列行动或许是海外华人华侨对抗全世界范围内种族歧视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图为居住在伦敦的律师联手发起请愿活动截图。(图片来源:网站截图)
此外,英国华裔工党议员Sarah Owen曾在下议院发起一场紧急辩论并在议会上呼吁大臣们关注并帮助亚裔群体,阻止种族主义的蔓延。她说,”我们没有理由为新冠肺炎相关的种族主义找借口。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谴责它,我们需要看到行动。“
英中律师协会主席朱小久:“我们自己不出声,没有人会帮我们出声”
海外华人遭遇种族歧视案件时极少报案,朱小久坦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是个文明礼貌的民族。几千年中国儒家的礼教,三从四德的灌输也使很多人习惯了隐忍。可惜的是当遇到种族歧视的行为,很多人采取容忍,不找警察、不报案,也有些不想惹事,怕招来更多的麻烦。
种族歧视有很悠久的历史,国际和各国的法律非常完善。作为律师,朱小久介绍,联合国1965年就接纳了《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此公约在1969年1月正式生效,目前全世界195个国家里已经有182个被批准或加入了该条约。包括英国的各个国家都有相应的制裁种族歧视的法规和法律。
我们每个人都有法律保护,不该因为属于某一个种族而被歧视,朱小久如是说。很多华人在英国并不很了解保护自己的法律和法规。朱小久从去年初就呼吁华人群体要报案、要出声、要坚持自己的法律权益。“我们自己不出声,没有人会帮我们出声。”需要为在英华人进行法律普及,通过各种渠道和组织多宣传,让更多华侨华人知道他们是被英国法律保护的,华人应该勇敢维权,不接受而且拒绝被歧视。
这是华人律师、英中律师协会会长朱小久MBE。(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英国版)
面对前些天南安普顿发生的种族歧视案件,朱小久认为此事件处理得非常好,当事人及时报案,当地华人团体立马儿组织支持聚会(solidarity meeting)并邀请主流社会参与,王博士的大学代表、警察、政治家、牧师等利用媒体为华人发声。而发声也是为了引起主要媒体的关注,并得到政府的支持。
现如今线上请愿活动仍在进行中,朱小久告知,任何人都可以在政府的网站发起请愿,如果得到一万人的支持,九天后会得到政府的回应,如果请愿书有超过10万人签名,此请愿书将在议会中考虑进行辩论。也就是说请愿书的内容可以提到议会作为一个题目讨论,甚至可能引起新法规法制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引起主流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因而产生对华人的保护。
针对亚裔的歧视数据收集阻碍重重
为获得有关亚裔在英国遭到歧视或仇恨犯罪的数据,记者向伦敦市长办公室和伦敦议会分别发邮件询问,却只得到一封没有承诺致力于20个工作日内提供答案的自动回复,截至发稿前已经过去了15个工作日,记者仍未收到任何官方声明。网站提供的伦敦市长办公室和伦敦议会媒体联络电话也分别呈“我们现在无法接听您的来电”和占线的状态。
眼看此路不通,记者致电伦敦警察厅后,对方同意以电邮方式回复,并提供了相关网站。
点选“种族主义和宗教仇恨犯罪”后,可以看到,伦敦地区2021年2月就发生了1342起相关案件,比过去的12个月内增长10.68%,比1月增长3.23%。纵观自2019年3月至今,有关种族和宗教的仇恨犯罪在2020年4月至6月期间攀升至最高峰,仅2020年6月单月就有2449起相关案件,这也正是疫情在英国沸沸扬扬难以控制的那段时间。
尽管目前记者仍未取得其中针对亚裔的具体数据,但结合英美多地频发的针对亚裔发起的暴力、攻击和仇恨犯罪,不难想象海外华人处境之艰难。
伦敦警察厅公布的自2019年3月到2020年2月,种族主义和宗教仇恨犯罪(Racist and Religious Hate Crime)按月划分的数据。(图片来源:网站截图)
伦敦警察厅公布的自2019年3月到2020年2月,种族主义和宗教仇恨犯罪(Racist and Religious Hate Crime)按季度划分的数据。(图片来源:网站截图)
伦敦警察厅公布的自2019年3月到2020年2月,种族主义和宗教仇恨犯罪(Racist
and Religious Hate Crime)按季度划分的数据
学者:亚裔成为欧美民众对现状不满的出气口
目前亚裔群体在英国的生存状况究竟是怎样的?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事件为何激增?海外华人和留学生有什么能做的?
我们采访了英国诺丁汉大学媒体研究专业副教授,该校当代东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包宏伟博士和剑桥大学社会学专业的郭力嘉博士,他们对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都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这是包宏伟博士。(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英国版)
1.要区分南亚裔和东亚或东南亚裔
关于亚裔群体在英国的生存状况,包宏伟博士指出,我们需要区分南亚裔和东亚或东南亚裔,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移民历史和文化,也处于英国不同的政策框架和文化环境中。虽然两者都是少数族裔,在英国都经历过种族歧视,但东亚和东南亚群体在英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政策中被边缘化的程度更深。目前政策中使用的身份类别“BAME”(黑人和亚裔少数族裔)并没有给东亚和东南亚社区足够的空间。由于英国的帝国主义和殖民历史,“亚洲“通常被理解为南亚人。特别是自新冠疫情以来,由于疫情带来的恐华情绪让针对东亚和东南亚群体的种族歧视愈演愈烈。
2.东亚和东南亚裔群体近乎隐形
针对东亚和东南亚裔在英国社会的生存条件,包博士认为,总的来说,东亚和东南亚群体在英国社会中近乎隐形。尽管他们的移民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并且有许多东亚和东南亚裔几代人都生活在英国,但他们还是经常被视为外来者、外国人或短期参观者和游客。此外,在刻板印象下,他们也经常被视为摇钱树、替罪羊和模范少数族裔。英籍东亚东南亚人是英国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之一,他们对英国经济、英国社会和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3.多重因素加剧英美反亚裔种族主义
郭力嘉博士指出,美国针对亚裔群体的暴力事件增加也与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美国政府防控不力,却对中国加以指责,以及媒体的相应宣传有关。一些美国民众将亚裔视为替罪羊和出气口,这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想法和行为。同时,美国过去几年出现类似逆全球化的行为,英国脱欧等变化,加上长期存在的种族歧视等因素,导致英美国家的一些民众,出现排外情绪,仇视移民和少数族裔,甚至白人至上主义。
包宏伟博士也有相似的观点,他提出,英国的反亚裔歧视行为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新冠带来的恐华情绪;脱欧后英国民族主义的激增,以及特朗普政府对全球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也助长了种族主义。同时,英国和国际政治,以及大众媒体也在强化英国社会长期存在的恐华主义和反亚裔种族主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3.英美社会反应不同,在英亚裔群体仍有发声
在美国接连发生多起亚裔遇袭事件后,美国出现了很多反对仇恨亚裔的抗议和游行活动,英国的亚裔群体数量不少,而相比弗洛伊德事件后英国社会的强烈反应,英国的亚裔群体却没有相应的大规模活动。这其中的原因,郭力嘉博士也给出了相应的解释:首先,美国的亚裔歧视暴力事件更为广泛、频繁、激烈,因为美国枪支管控问题,一些暴力施加者甚至用枪支等武器杀害多名亚裔公民,这样的事件非常严重,危害亚裔群体的生命安全和人权,激起了广泛的抗议和游行活动;而且美国的亚裔群体规模比英国更大,暴力事件相比英国发生的事件更频繁更严重,加上美国的种族问题一直较为突出,多种因素结合导致美国亚裔群体开始大规模抵制抗议近期的暴力事件以及对长期的歧视问题进行抵制和反抗。
郭力嘉博士还认为,关于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重要),英国社会和民众对于针对黑人的种族歧视认知更为广泛,因此会引发抗议游行活动。但亚裔群体通常以较高要求约束自己,被称为模范少数族裔,因此常常会维护自身形象而较少发声抗议。同时,在英国亚裔群体相对规模也小一些。但针对歧视事件,目前虽然没有大规模游行,但是仍然有亚裔群体在发声,并且签署请愿让英国议会就亚裔群体歧视受害者的保护这一议题加以讨论。
4.英国政府报告强调少数族裔对立,助长白人霸权
近日,英国政府发布了一份关于英国种族和民族不平等的报告,其中提到,在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方面,英国“应该被视为其他白人占多数的国家的典范”。这份报告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包宏伟博士认为,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它将某些少数族裔(如东亚和东南亚裔)与其他少数族裔(如非裔和南亚裔)在学术成就和职业发展方面进行比较。这种“模范少数族裔“的论调是危险的,因为它忽视了不同少数族裔群体所面临的不同挑战,并将他们相互对立,从而强化了白人的霸权,使群体间的团结变得更加不可能。
他还提出,英国政府应该关注每个族裔群体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而不是把他们看作是一个同质的,没有区别的整体。与不同群体和民间团体合作,寻找有针对性的的解决方案是很重要的。政府应该为少数族裔提供更多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通过法律寻求正义是,但不应该是解决仇恨犯罪的唯一或最好的方式。现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公共教育。中学、大学和媒体在教育公众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要认识到英国社会的多元文化性质,以及不同文化共处和相互学习的重要性。脱欧后的英国应该是一个更加开放而不是封闭的社会。
5.不同群体之间需要共同合作,反对歧视
在东亚和东南亚裔群体应如何应对种族歧视,包宏伟博士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英国的东亚和东南亚裔直接有很多内部政治,因为大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持有不同的政治观点。一方面,这种交流是很好的,但另一方面,面对反亚裔的种族主义,不同的群体应该共同合作,而不是互相对抗。此外,东亚和东南亚裔民众也应该与其他族裔如非洲裔和南亚裔团结合作。只有通过少数族裔和群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发出强有力的声音,挑战白人霸权。“
6.理解其他民族和文化是打击种族主义的最佳途径
包宏伟博士也认为,留学生应该积极发声。留学生群体在反对种族歧视中往往被视为局外人,他们对英国政治漠不关心,除非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但种族主义显然会影响到每个人。所以,留学生要敢于为反对种族主义发声,向警方举报骚扰和仇恨犯罪案件,学会保护自己,并与社区团体或学生会合作,共同应对种族主义问题。
反对种族主义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话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贡献。包宏伟博士就建议留学生们可以和英国学生或其他国际学生多分享自己的经历,让他们听到你的声音也很重要。跨文化交流应该从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开始,了解和理解其他民族和文化才是打击种族主义的最佳途径。
链接:如何在伦敦警察厅官网报告仇恨犯罪
【欧洲时报实习记者刘洋综合编译】如果你在英国遇到或者目睹他人遭受仇恨犯罪,你可以选择在Metropolitan Police网站上提交报告,你的报告可以帮助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以下情况请立即拨打999,而非填报此表:
1.犯罪者仍在附近
2.你或者他人受到严重伤害或者仍处于危险之中
3.你认为犯罪者会返回继续施害
第一步: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 https://www.met.police.uk/tv/true-vision-report-hatecrime/
第二步:填写表格(有*标志的问题为必填项)
·选择事件发生的地区*
·选择仇恨犯罪动机类型*:残疾/种族/信仰/性取向/变性/其他(需详细填写)
这是Metropolitan Police网站报告截图。(链接文章图片均自:Metropolitan Police官网截图)
·选择你是受害者还是事件目击者
·详细描述你或者你目睹的他人的遭遇*
·写明你为何认为这一事件的发生是出于仇恨*
·选择事件发生的日期*
·选择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
·填写事件发生的地点*
·若仇恨犯罪发生在公共交通上,请选择是:公交汽车/出租车/火车/电车/地铁/其它(请具体说明)
·列车号码(如果你知道的话)
·你从哪里乘坐交通·你的目的地是哪里
·附近是否有地标性建筑·你或者他人是否因此而受伤?*(若不确定,可以详细说明)
·你是否因此而丢失或者损失了财产?*(若不确定,可以详细说明)
·当时是否有目击者?*
·是否有监控记录下来仇恨犯罪过程?*
犯罪者信息
·一共有几名犯罪者?*
·你是否认识他们?*
·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如果你认识他们,可以给出他们的详细信息吗?诸如住址等。
·请详细描述一下这些罪犯
·犯罪者的民族*
载具信息
·犯罪者是否有载具?*
·填写载具品牌、颜色、型号、车牌号码及其他相关信息
你的信息
·你是否愿意与警方共享你的个人信息?*
·你的性别*
·你的民族*
·姓名、地址、城市/镇、邮编、联系方式、生日
·请选择联系你的方式:以上任何的一种方式/以上其中的一些方式/通过第三人联系我(若选择后两种,需说明具体的联系方式)
·警方同时与一些机构合作,这些机构可能为你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帮助,你是否愿意让警方和这些机构共享以上信息?
填写完毕后点击提交按钮即可完成
(编辑:文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