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欧中新闻
百国青年中文演讲比赛结果出炉 欧洲选手获奖

8月28日“百国青年共话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文演讲比赛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总决赛。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万依、王欧8月29日报道】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北京语言大学共同举办的“百国青年共话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文演讲比赛决赛8月28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意大利选手沐岚(Sofia Squilloni)获得一等奖,奥地利选手刘子怡(Felicia Ziyi Liu)获得二等奖。

2022年8月29日,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右一)与中外评委听取参赛选手的演讲。(欧洲时报特约记者王欧摄)

自2022年3月起,经过全球征集和初赛筛选、导师指导和复赛评比,来自奥地利、巴基斯坦、法国、泰国、意大利等16个国家的19位选手从109人中进入决赛。这些外国青年围绕科技、环保、翻译、教学、文化交流等主题,用流利的中文讲述“青年创新与发展”,讲述中国,亲睦世界。

2022年8月29日,奥地利籍华裔选手刘子怡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赛。(欧洲时报特约记者王欧摄)

最终,来自泰国的周鹏(Jeen-ngarm Tossawat)获得特等奖,来自叙利亚的马丽(Fajr Ksibi)和意大利的沐岚(Sofia Squilloni)获得一等奖,来自奥地利的刘子怡(Felicia Ziyi Liu)、津巴布韦的杨靖(Michael Lordmark Mubaiwa)、尼日利亚的乐佳(Labake Sikirat Ishola)获得二等奖,三等奖由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玛丽卡(Gurba Malika)、蒙古国的小虹(Mungun Uyanga Erdenebaatar)、伊朗的庄致远(Abalfazl Delkhasteh)以及印度尼西亚的陈锐浩(Felix Tjai)摘得。来自巴基斯坦的墨宸(Farooq Ahmad)获得“网络最佳人气奖”。

2022年8月29日,意大利选手沐岚(Sofia Squilloni)通过云连线的形式参赛,讲述自己的中国故事。最终沐岚获得比赛一等奖。(欧洲时报特约记者王欧摄)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学中文将呈井喷趋势,世界各地越来越多青年来到中国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开展国际间青年交流。

“偏见源于文化差异。很多外国青年没到过中国,或受到媒体影响,对中国有着刻板印象。”徐宝锋认为,理解中国最好的方式是到中国来,学汉语、参与文化交流、甚至到中国工作,这是最便捷的方式。

2022年8月29日,意大利选手孔若水(Umberto Damasio)在总决赛现场演讲。(欧洲时报特约记者王欧摄)

意大利选手沐岚毕业于威尼斯大学中文系,目前在意大利一所学校教华人意大利语。“2017年我在首都师范大学读书,2019年在南京待过一个学期。我对中文、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到中国学习。”沐岚认为,每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人们可以在世界这个巨大“花园”里共同生活、和谐共处。

奥地利华裔刘子怡出生于武术世家,从小跟随母亲练武术,长大后还教出很多“洋徒弟”。从六岁开始,她每周末会到中文学校系统学习汉语,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在传承文化的道路上,武术赋予了我坚强的意志和力量,让我努力成为一个文化使者。”刘子怡说。

意大利选手孔若水(Umberto Damasio)目前在厦门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他说自己的中文名来源于孔子的“孔”、老子的“上善若水”。“我最喜欢的一句中国话就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中国3年多,孔若水拍摄了很多意大利语纪录片和Vlog,向意大利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

(编辑:李朔)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