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欧中新闻
中国乒乓球队在德媒眼中是怎样的“大神级”存在?

【欧洲时报8月6日白劼编译】6日,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决赛将在中国队和德国队之间展开。此前德国队的比赛一直吸引着德媒的关注,对于尚未开始的决赛,德媒表示,获得银牌已经是德国队巨大的胜利。

“收获银牌已经是德国队巨大胜利”

德国《南德意志报》刊文称,在德国男子单打输给中国队后,德国乒乓男子团体进入了决赛,他们将面对世界最好的三人组:樊振东、马龙和许昕。

德国乒乓球选手奥恰洛夫已经确保了他的第6枚奥运会奖牌,波尔第4枚,弗朗西斯卡第1枚,而金牌没人敢想。

报道称,“获得银牌,对德国队而言已经是一场巨大的胜利”,虽然德国队私下里还是希望有奇迹发生,但这仅仅是一场勇敢的梦,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世界最好的乒乓球三人组。

8月4日,中国组合许昕/马龙(右)在比赛中。(图片来源:新华社)

德国杂志盛赞马龙

男子单打输给马龙后,德国乒乓球选手奥恰洛夫甚至一度产生了放弃乒乓球的念头,但好在男团杀入决赛。德国“明镜在线”报道,每一部连续剧都应该有一场“大结局”,但奥恰洛夫对马龙的“连续剧”则不然。7月29日,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第二场半决赛,奥恰洛夫第19次输给马龙,保持对马龙0胜19负的战绩。

奥恰洛夫曾评价马龙说,“他是中国队最好的球员。”

德国《乒乓球》杂志在评价马龙时这样写到,“他顶级的旋转球充满着巨大的力量;他肌肉发达的双腿十分灵活;他的预判能力令人感到惊讶,但这些还不够:他或许还拥有中国队所有首发球员中最高的球商。”

中国选手樊振东在比赛中发球。(图片来源:新华社)

其他队伍都是来争铜牌的,中国队决赛前都是在打训练赛

本届奥运会的男子和女子单打项目中,进入决赛的全部是中国运动员,强如奥恰洛夫的世界级运动员,也难以撼动中国队的统治局面。

《法兰克福汇报》网站报道,德国乒协主席普劳斯(Richard Prause)表示,“大家能看到,中国队的水平在另一个层次之上。”

瑞士《时报》网站报道,中国有4亿人口都会定期打乒乓球,这占中国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其中参加比赛的人甚至达1亿。

回顾奥运会兵乓球赛事,中国几乎包揽了所有金牌。自1988年乒乓球进入奥运会后,中国队夺得了32枚金牌中的28枚。

报道称,东京奥运会172名乒乓球选手中,31人具有中国血统。而仅有6人代表中国队首发。

德国《南德意志报》刊文称,其他国家的乒乓球队,基本上只能为了铜牌竞争。决赛前的比赛,对中国队而言都是训练赛。

而中国不能赢得更多金牌的唯一原因,也仅仅是中国队派出的首发球员有限。

德国乒乓球协会注册人数持续下降

据德国统计网站statista,2002年至2020年,德国乒乓球运动员注册人数持续成下滑趋势,2002年人数约为68.8万,2020年为54.1万。乒乓球曾经是德国第5大运动,但近年来乒乓球俱乐部的数量一致在减少。

德国《时代周刊》称,虽然在公园里很看到很多乒乓球业余爱好者,但乒乓球协会的组织的比赛却在减少。德国社会也在讨论,如何将让乒乓球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编辑:申忻)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