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其他
在欧洲,英语地位出现松动 谁将来挑战?

【欧洲时报网】“脱欧”以来,英国在欧洲的地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据2020年1月份数据,荷兰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场,正式取代英国伦敦的金融地位。分析机构认为,阿姆斯特丹除了拥有良好的交通和基础设施之外,英语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但是,该优势地位在欧盟也面临不小的挑战。国际母语日(2月21日)前夕,法国右翼作家兼评论员埃里克·泽默尔(Éric Zemmour),在欧盟层面抵制英语。

图为欧盟总部。(图片来源:中新社)

英语地位出现松动

英国虽然离开了,但它给欧盟留下了英语。当初欧共体(EC)6个创始国中有3个国家以法语为官方语言,所以一直以来法语是欧共体最常用的语言;在1970年官方文件里,法文占比达60%、德文占40%;甚至直到1990年,官方使用的主要语言仍然是法语。

伴随着冷战后美国在全球扩张影响力,英语比德语更先成为欧盟工作语言,实现了欧盟范围的“一统天下”。目前,欧盟有24种官方语言,其中3种被用为工作语言(英语、法语、德语),实际上只有英语被广泛应用。作为一个拥有6600万人口的国家,英国在欧洲无疑属于“大国”。

据欧盟多语制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2017年欧盟委员会有高达84.38%的文件使用英文,法文使用比例仅为2.58%,德文则为2.02%。美国Forbes网站报道,欧盟委员会几乎所有的会议都是以英语进行,并且仅在少数关键谈判中提供其他语言的同声传译。

不过,就像伦敦的金融地位一样,英语被广泛使用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今没有了英国,欧盟只有800万左右英语母语人口,英语成了成员国里仅有2.2%人口所使用的少数语言,将英语排除出欧盟工作语言的提议甚嚣尘上。

法国发起“话语权”挑战

语言的使用也是“话语权”的体现,法国现已亲自担起挑战英语地位的主要旗手。“脱欧”结束后不久的1月12日,法国欧盟事务部长克莱门特·博恩(Clement Beaune)提出,欧盟应该停止说“蹩脚的英语”(Broken English),并加强自身语言多样性。

国际母语日(2月21日)前夕,法国右翼作家兼评论员埃里克·泽默尔(Éric Zemmour)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甚至呼吁,在欧盟层面抵制英语。他表示,英国已经脱欧了,现在正是时候发起对英语的“反攻”,以恢复法语在欧盟机构的地位。

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曾多次在公开演说中表示,希望将法语提升至“世界第一语言”,由政府拨款数亿欧元在全球进行推广,具体措施包括:设立促进和学习法语的全球中心、增加法语在线使用并向更多欧盟官员教授法语,以削弱英语在布鲁塞尔的统治地位。

目前,全球大约有2.7亿以上以法语为母语的人口,在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有重要地位,另外还有超过1.2亿人在学习法语,主要集中在非洲、亚洲、大洋洲。美国《语言杂志(Language Magazine)》认为,在未来,讲法语的人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多,到2025年,法语将成为欧洲使用最广泛的母语,到2050年,法语将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母语。

尽管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将马克龙的战略评价为“语言上的法兰西帝国”和推进“殖民主义语言”。但在拥有80个成员、覆盖10亿人口的法语国家组织(OIF)以及雄心勃勃的法国政府的推进下,法语的未来似乎是有保证的。

德语后来居上

“当你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权力走廊里仔细聆听时,你会发现歌德与席勒的语言在耳边环绕。”美国媒体《政客(Politico)》欧洲网站politico.eu这样形容德语在欧盟不断上升的使用情况。

据统计,在欧盟委员会33000名人员中,虽然只有8%是德国或奥地利籍,但随着级别的上升,说德语的比例也会增加。身居高位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西班牙驻欧盟大使贝多伊(Juan Pablo García-Berdoy)都能说流利的德语。

德国没有像法国一样那么激进的从国家层面推进德语,而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政治、经济、以及“自由主义价值观”形象让德语在欧洲生根发芽。德国企业和投资在中东欧开疆拓土,德语可以帮助当地人们找到工作。

不过,推进德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布鲁塞尔任何人都可以流利的说英语和法语,但如果你跟他们说德语,可能会有点困难。”欧洲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德国保守派议员大卫·麦卡里斯特(David McAllister)指出。

歌德学院是德国在全球做德国和德语文化推广的机构,该院副院长乌韦·劳(Uwe Rau)指出,德语通常将动词放到句末。这种语法意味着在撰写文件和科学表达中更精确,但是不会受到新手欢迎。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曾吐槽说德语太费时间,形容其是“只有死了之后才有时间学的语言。”

不过,不可阻挡的是随着德国在欧盟越来越重要,德语将对一直以来的“欧盟式英语”地位进一步施加影响力。

语言中的地缘政治

语言与政治、社会、文化等软实力直接相关。目前欧盟有28个成员国,24种官方语言,还有60多种区域和民族语言,如果再加上移民和难民的非本土语言,语言只会更多。但是,随着英国的脱欧和美国霸权的衰落,导致英语人口与其统治地位出现不相称。

上海同济大学语言规划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沈骑和陈宇认为,“脱欧”给欧盟带来的巨变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也包括语言格局,而欧盟旧的语言格局已经出现松动。

俄罗斯“地缘政治”网站(geopolitica.ru)列昂尼德·萨文(Leonid Savin)在专栏文章中表示,现代世界政治中,语言常被用来影响一个国家、集团、地区的政治进程。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没有了英国的欧盟将重回法德主导的时代。新的语言格局尚未确立,在欧盟多语制、保护语言多样性、语言平等原则之下,未来将是更激烈的竞争还是更合理的规划犹未可知。

(编辑:季节)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